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50页
   ·引言第13-15页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5-18页
     ·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历史第15页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15-16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要求第16-18页
   ·典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8-23页
     ·层状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CoO_2(M= Ni, Co, Mn)第18-19页
     ·层状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Mn_xCo_yNi_1-x-yO_2第19-20页
     ·尖晶石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M_2O_4(M= Mn, Ni, Co)第20-22页
     ·橄榄石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FePO_4第22-23页
   ·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发展现状第23-33页
     ·材料的结构第23-26页
     ·材料的脱嵌锂机理第26-29页
     ·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9-32页
     ·材料的压降问题第32-33页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50页
第2章 超大异价阳离子掺杂改性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第50-69页
   ·引言第50-51页
   ·实验部分第51-52页
     ·材料的合成第51-52页
     ·材料的物性表征第52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65页
     ·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第52-58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8-64页
     ·材料的合成方法对比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第3章 欠锂态氧化物包覆改性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第69-93页
   ·引言第69-70页
   ·实验部分第70-71页
     ·材料的合成第70-71页
     ·材料的物性表征第71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88页
     ·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第71-76页
     ·材料的首次循环的电化学特性第76-81页
     ·材料的充放电循环和倍率特性第81-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第4章 高容量、高倍率型尖晶石/层状异质结构正极材料第93-122页
   ·引言第93-94页
   ·实验部分第94-96页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第94-95页
     ·材料的物性表征第95-96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96页
   ·结果与讨论第96-117页
     ·材料的形貌和表面结构特征第96-99页
     ·材料的结构特征第99-100页
     ·材料精细结构特征第100-105页
     ·材料首次充放电特性第105-108页
     ·材料循环特性第108-112页
     ·材料倍率特性第112-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2页
第5章 超薄尖晶石膜改性层状富锂锰基材料的仿生设计和新型超薄纳米修饰工艺制备第122-148页
   ·引言第122-123页
   ·实验部分第123-125页
     ·材料的合成制备第123-124页
     ·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124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124-125页
     ·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表征第125页
   ·结果与讨论第125-144页
     ·尖晶石膜生成的温度条件优化材料的形貌特征第125-127页
     ·材料表面精细结构的表征第127-129页
     ·材料结构的特性第129-134页
     ·材料首次电化学性能第134-136页
     ·材料倍率性能第136-139页
     ·材料循环性能第139-143页
     ·材料热稳定性第143-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48页
结论第148-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52-155页
致谢第155-157页
作者简介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线阵列媒质等效模型及其时域有限差分分析
下一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