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2页
   ·引言第14-15页
   ·锂硫电池的概述第15-17页
     ·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5-17页
     ·锂硫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7页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7-33页
     ·单质硫第17-31页
     ·有机硫化物第31-33页
   ·锂负极的研究进展第33-35页
     ·锂负极改性第34页
     ·新型负极材料第34-35页
   ·电解液的研究进展第35-40页
     ·有机液态电解液第36-37页
     ·离子液体电解质第37-38页
     ·聚合物电解质第38-40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40-42页
第二章 聚萘/硫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42-67页
   ·引言第42-43页
   ·实验部分第43-47页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3-44页
     ·聚萘的合成第44-45页
     ·聚萘/硫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5页
     ·分析表征第45-46页
     ·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6-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65页
     ·PTCDA 不同温度煅烧样品的结构表征第47-51页
     ·PPN 的高斯模拟计算第51-52页
     ·PPN 的电化学性能第52-58页
     ·PPN/S 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第58-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三章 多孔碳/硫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67-80页
   ·引言第67页
   ·实验部分第67-69页
     ·实验试剂第67-68页
     ·活化氧化多孔碳(AOPC)材料的制备第68-69页
     ·AOPC/S 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第69页
     ·分析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第6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9-78页
     ·AOPC/S 样品的结构与形貌第69-72页
     ·AOPC/S 的电化学性能第72-76页
     ·载硫量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四章 石墨烯/硫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80-96页
   ·引言第80页
   ·实验部分第80-82页
     ·实验药品第80-81页
     ·石墨烯材料的制备第81页
     ·活化石墨烯(AG)的制备第81-82页
     ·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的制备第82页
     ·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第82页
   ·KOH 活化对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第82-86页
   ·AG-S 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第86-94页
     ·AG-S 的结构表征分析第86-89页
     ·AG-S 的电化学性能性能分析第89-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五章 添加剂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第96-106页
   ·引言第96页
   ·实验部分第96-98页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96-97页
     ·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第97页
     ·电池中添加 S 粉第97-98页
     ·分析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第9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8-104页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98-101页
     ·电池极片的 SEM 分析第101-103页
     ·LiNO3添加剂的影响第103-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六章 纳米二氧化钛/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106-113页
   ·引言第106页
   ·实验部分第106-107页
     ·实验试剂第106-107页
     ·纳米二氧化钛/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07页
     ·分析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第107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07-112页
     ·结构表征分析第107-110页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结论第113-116页
 创新点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清单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作者简介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与电池低成本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