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0页 |
(二)数据统计法 | 第10页 |
(三)实证研究法 | 第10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立法意义 | 第10-11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三)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述 | 第12-22页 |
一、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概念、特征 | 第12-14页 |
(一)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概念辨析 | 第12-13页 |
(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特征 | 第13-14页 |
二、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一)诉讼经济原则 | 第15-16页 |
(二)非刑罚化理论 | 第16-17页 |
(三)恢复性救济理论 | 第17-18页 |
(四)矜老恤幼的法治思想 | 第18页 |
三、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之路 | 第18-22页 |
(一)改革探索阶段 | 第19-20页 |
(二)发展推广阶段 | 第20-21页 |
(三)合法运行阶段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现状 | 第22-36页 |
一、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目前在我国取得的成效 | 第22-25页 |
(一)立法层面取得的成效 | 第23-24页 |
(二)司法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效 | 第24-25页 |
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目前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 第25-32页 |
(一)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立法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司法实践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三、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评析 | 第32-36页 |
(一)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立法层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司法实践层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对策 | 第36-48页 |
一、完善立法规定 | 第36-42页 |
(一)放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罪刑要求 | 第36-37页 |
(二)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增加合理的附加义务 | 第37-38页 |
(三)厘清和相关刑事诉讼制度的关系、提高适用率 | 第38-40页 |
(四)完善对被害人的救济机制 | 第40-42页 |
二、改进司法实践活动 | 第42-48页 |
(一)强化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考察帮教机制 | 第42-45页 |
(二)完善对检察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