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2页
   ·引言第18-19页
   ·超材料的基本特性第19-21页
   ·超棱镜和隐身斗篷第21-22页
   ·超材料吸收器的简介第22-29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2页
第2章 超材料吸收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第32-46页
   ·超材料吸收器的共振机理第32-37页
     ·磁共振理论第32-36页
     ·干涉理论第36-37页
   ·超材料吸收器的研究进展第37-43页
     ·从微波段扩展到其他的高频波段第37-38页
     ·从极化依赖到对光的极化不敏感甚至大角度的吸收第38-39页
     ·从单带到多带甚至宽带的超材料吸收器第39-42页
     ·从固定频率或振幅到可调的超材料吸收器第42-43页
   ·超材料吸收器的应用前景第43-44页
   ·研究超材料吸收器的理论方法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多带或宽带的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46-78页
   ·引言第46-47页
   ·多层同尺寸宽带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47-52页
     ·计算模型与方法第47-48页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48-50页
     ·结构参数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双层超宽带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52-57页
     ·计算模型与方法第52-54页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54-56页
     ·结构参数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共面极化不敏感宽带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57-63页
     ·计算模型与方法第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2页
     ·结构参数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新颖的双带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63-69页
     ·计算模型与方法第64页
     ·结果与讨论第64-69页
   ·四带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69-76页
     ·计算模型与方法第70-71页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71-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4章 可调的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78-101页
   ·引言第78-79页
   ·机械可调的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79-89页
     ·理论背景及模型第79-80页
     ·单带频率可调的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80-86页
     ·双带或宽带频率可调的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86-89页
   ·深亚波长尺寸频率可调的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89-95页
     ·模型与方法第89-95页
   ·共振带宽可调的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95-100页
     ·模型与方法第95-96页
     ·结果与讨论第96-98页
     ·结构参数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第98-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5章 低电导的合金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101-116页
   ·引言第101-102页
   ·多层宽带低电导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102-109页
     ·单层低电导合金超材料吸收器第102-106页
     ·宽带及超宽带低电导合金超材料吸收器第106-109页
   ·共面宽带低电导合金超材料吸收器第109-115页
     ·计算模型与方法第110-111页
     ·结果与讨论第111-113页
     ·结构参数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第113-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结论与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6-138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承担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弹性动力学问题的时域边界面法
下一篇:多涡卷混沌吸引子参数建模及其混沌电路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