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 第14-27页 |
·石油及多环芳烃的污染 | 第14-16页 |
·石油组成、污染及危害 | 第14-15页 |
·多环芳烃的结构及危害 | 第15-16页 |
·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环境因素与途径 | 第16-25页 |
·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 | 第16-18页 |
·降解多环芳烃的环境因素 | 第18-19页 |
·多环芳烃的降解途径 | 第19-25页 |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立题意义 | 第25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海洋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对芘和苯甲酸钠胁迫的响应 | 第27-38页 |
·材料 | 第28-30页 |
·样品采集 | 第28页 |
·样品处理 | 第28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8页 |
·Illumina Miseq测序分析 | 第28-29页 |
·测序结果分类鉴定 | 第29页 |
·降解率的测定 | 第29-30页 |
·序列信息 | 第30页 |
·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Illumina Mi Seq测序的有效序列数据分析 | 第30-32页 |
·芘和苯甲酸钠降解率的测定 | 第32页 |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响应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三章 苯甲酸钠降解菌株的筛选、分离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 第38-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沉积物样品的采集 | 第38页 |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38-39页 |
·培养基 | 第39页 |
·PCR引物 | 第39-40页 |
·方法 | 第40-43页 |
·菌株的划线分离与保存 | 第40页 |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 第40-41页 |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41-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苯甲酸钠降解菌株的筛选与分离 | 第43页 |
·形态学观察 | 第43页 |
·16SrDNA序列分析 | 第43-44页 |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龙胆酸 1, 2-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 | 第46-64页 |
·材料 | 第46-48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46页 |
·生化试剂、分子试剂和试剂盒 | 第46-47页 |
·仪器设备 | 第47页 |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 | 第47-48页 |
·方法 | 第48-54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8页 |
·龙胆酸 1, 2-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 | 第48-50页 |
·GDO基因片段区域上、下游区域的扩增 | 第50-54页 |
·序列分析、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2页 |
·Touch-Down PCR扩增结果 | 第54-55页 |
·Tail PCR扩增结果 | 第55-59页 |
·多序列比对 | 第59-61页 |
·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龙胆酸 1, 2-双加氧酶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 第64-79页 |
·材料 | 第64-66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64页 |
·生化试剂、分子试剂和试剂盒 | 第64-65页 |
·仪器设备 | 第65-66页 |
·方法 | 第66-74页 |
·表达序列的扩增 | 第66-67页 |
·表达克隆反应体系的建立、转化、阳性克隆子的筛选 | 第67-68页 |
·表达克菌株BL21(DE3)转化、阳性克隆子的筛选 | 第68-69页 |
·SDS-PAGE凝胶电泳的配制、电泳、染色及脱色 | 第69-70页 |
·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70-71页 |
·龙胆酸 1, 2-双加氧酶性质的研究 | 第71-74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71页 |
·酶活性的测定 | 第71-72页 |
·酶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第72-73页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73页 |
·p H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73页 |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73页 |
·龙胆酸 1, 2-双加氧酶对不同的底物催化效果 | 第73-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8页 |
·龙胆酸 1, 2-双加氧酶基因的PCR扩增及克隆 | 第74页 |
·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74-75页 |
·表达菌株BL21(DE3)阳性克隆子的诱导 | 第75-76页 |
·酶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第76-77页 |
·温度和p H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77页 |
·不同的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77-78页 |
·龙胆酸 1, 2-双加氧酶对不同的底物催化效果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
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