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用于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机高效率谐振变换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35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5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对象及特点第12-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32页
     ·市售车载充电机现状第15-17页
     ·车载充电机拓扑结构第17-22页
     ·LLC谐振变换器研究现状第22-25页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究现状第25-32页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2-33页
   ·本论文结构第33-35页
2 基于基波分析法的车载充电机LLC谐振变换器参数设计方法第35-57页
   ·引言第35页
   ·基于基波分析法的LLC谐振谐振变换器基本特性分析第35-40页
   ·车载充电机的负载特性及其对参数设计的影响第40-49页
     ·高压动力电池组的典型充电曲线第40-41页
     ·次谐振区满载运行的最苛刻工况分析第41-44页
     ·超谐振区空载运行下ZVS的限制条件第44-45页
     ·升压模式下满载运行实现ZVS的限制条件第45-49页
   ·基于基波分析法的充电机用LLC变换器设计流程第49-51页
   ·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第51-55页
   ·小结第55-57页
3 基于运行模式分析的车载充电机用LLC谐振变换器设计方法第57-81页
   ·引言第57页
   ·LLC谐振变换器的时域模型分析第57-68页
     ·LLC谐振变换器的子区间时域模型第57-60页
     ·LLC谐振变换器的运行模式和特点第60-63页
     ·LLC谐振变换器运行模式间的边界曲线以及运行模式的分布第63-68页
   ·基于运行模式分布的LLC谐振参数设计准则第68-75页
     ·充电曲线的运行轨迹分析第68-70页
     ·基于充电轨迹设计方法的核心设计参数分析第70-73页
     ·基于充电轨迹设计方法的限制条件第73-75页
   ·基于充电轨迹的LLC变换器谐振参数设计流程第75页
   ·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第75-79页
   ·小结第79-81页
4 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双边LCC补偿拓扑及其参数设计方法第81-99页
   ·引言第81页
   ·无线车载充电机基本结构以及IPT系统基本原理第81-85页
   ·新型双边LCC补偿的无线能量传输谐振电路拓扑第85-89页
   ·实现ZVS运行的补偿网络参数调整方法第89-93页
   ·仿真及实验结果第93-98页
   ·小结第98-99页
5 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磁集成式双边LCC补偿拓扑分析和设计第99-115页
   ·引言第99页
   ·磁集成式磁耦合器结构及其有限元仿真第99-104页
     ·磁集成式磁耦合器结构设计第99-101页
     ·磁集成式磁耦合器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第101-104页
   ·磁集成式双边LCC补偿的电路拓扑分析第104-110页
     ·电路等效模型第104-107页
     ·拓扑特性分析第107-110页
   ·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第110-114页
   ·小结第114-115页
6 高效率无线充电机系统的研制第115-137页
   ·引言第115页
   ·高效率无线充电机系统的设计第115-125页
     ·无线充电机系统框图第115-116页
     ·后级IPT系统的设计第116-123页
     ·前级变换器的设计第123-125页
   ·充电机系统硬件设计第125-128页
     ·数字式控制系统硬件构架第125-126页
     ·硬件电路设计第126-128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28-135页
   ·小结第135-137页
7 总结和展望第137-141页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第137-138页
   ·创新点第138-139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3页
致谢第153-15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55-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融合的水中目标属性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电动客车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与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