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33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纯电动汽车国内外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纯电动汽车国外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纯电动汽车国内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结构组成与比较 | 第20-25页 |
·汽车的主要组成 | 第20-22页 |
·动力传递路径的比较 | 第22-23页 |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 | 第23页 |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 第23-25页 |
·纯电动汽车驱动用IPMSM的研究现状与关键技术 | 第25-31页 |
·驱动用IPMSM本体设计与控制的复杂性 | 第25-26页 |
·驱动用IPMSM的输出特性研究 | 第26-27页 |
·新型转子结构设计 | 第27-29页 |
·直交轴电感参数计算方法与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31-33页 |
2 基于动力学特性的纯电动汽车IPMSM输出特性研究 | 第33-53页 |
·引言 | 第33页 |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学特性及评价指标 | 第33-39页 |
·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33-36页 |
·动力性能评价指标建模分析 | 第36-39页 |
·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结构及特性分析 | 第39-41页 |
·驱动电机工作模式及类型选择 | 第39-40页 |
·电力电子转换器 | 第40页 |
·整车控制器 | 第40页 |
·控制模式分析 | 第40-41页 |
·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 | 第41-42页 |
·纯电动汽车IPMSM输出特性与性能参数匹配设计研究 | 第42-52页 |
·汽车牵引动力装置的理想运行特性 | 第42页 |
·驱动电机与内燃机的输出特性对比分析 | 第42-45页 |
·不同控制模式下驱动用IPMSM输出特性分析 | 第45-46页 |
·驱动用IPMSM性能参数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驱动用IPMSM性能参数匹配设计与约束建模 | 第47-50页 |
·特定纯电动客车驱动用IPMSM输出特性及性能参数匹配结果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3 电机参数对纯电动汽车IPMSM输出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 第53-71页 |
·引言 | 第53页 |
·dq轴系下忽略损耗的PMSM稳态运行数学模型 | 第53-55页 |
·不同运行区域IPMSM定子电流控制策略研究 | 第55-60页 |
·恒转矩控制 | 第56页 |
·弱磁控制 | 第56-60页 |
·驱动用IPMSM性能参数的标幺值定义 | 第60页 |
·电机参数对IPMSM输出功率因数影响分析 | 第60-63页 |
·凸极率 ρ 对IPMSM输出功率因数的影响 | 第61-62页 |
·弱磁率ξ对IPMSM输出功率因数的影响 | 第62-63页 |
·电机参数对恒转矩控制下IPMSM输出特性影响分析 | 第63-64页 |
·输出功率影响分析 | 第63-64页 |
·转折速度影响分析 | 第64页 |
·电机参数对普通弱磁控制下IPMSM输出特性影响分析 | 第64-66页 |
·最高转速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最高转速时输出功率影响分析 | 第65-66页 |
·结构参数对IPMSM凸极率 ρ 及弱磁率 ξ 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66-67页 |
·结构参数对凸极率 ρ 的影响分析 | 第66页 |
·结构参数对弱磁率ξ的影响分析 | 第66-67页 |
·驱动用IPMSM结构参数合理设计研究 | 第67-70页 |
·特定纯电动客车驱动用IPMSM不同结构参数设计对比分析 | 第67-69页 |
·驱动用IPMSM结构参数合理设计方法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4 纯电动汽车驱动用IPMSM设计及性能分析研究 | 第71-101页 |
·引言 | 第71页 |
·纯电动汽车驱动用IPMSM设计特点及性能指标研究 | 第71-74页 |
·满足纯电动汽车牵引要求的驱动用IPMSM设计特点 | 第71-73页 |
·特定纯电动客车驱动用IPMSM性能指标 | 第73-74页 |
·纯电汽车驱动用IPMSM额定电压设计 | 第74页 |
·纯电动汽车驱动用IPMSM定子结构设计 | 第74-81页 |
·电磁负荷预取法 | 第75-76页 |
·基于最大转矩密度的最优定子裂比法 | 第76-80页 |
·定子结构初始设计结果 | 第80-81页 |
·纯电动汽车驱动用IPMSM转子结构设计 | 第81-88页 |
·转子结构形式的选择 | 第81-83页 |
·极对数的选择与确定 | 第83-84页 |
·转子永磁体磁路结构设计 | 第84-87页 |
·转子结构初始设计结果 | 第87-88页 |
·纯电动汽车驱动用IPMSM结构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 第88-93页 |
·定转子结构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方法 | 第88-89页 |
·初始结构设计结果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目标 | 第89-91页 |
·样机本体结构优化设计结果 | 第91-93页 |
·纯电动汽车驱动用IPMSM空载反电势合理设计研究 | 第93-97页 |
·空载反电势与功角之间的关系 | 第93-94页 |
·空载反电势与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 | 第94-95页 |
·空载反电势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 第95-96页 |
·空载反电势的计算 | 第96-97页 |
·样机负载运行特性分析及实验验证 | 第97-100页 |
·驱动用IPMSM负载工况计算难点 | 第97-98页 |
·驱动用IPMSM带负载起动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98-99页 |
·样机负载特性分析及实验验证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5 纯电动汽车IPMSM直交轴电感参数计算方法与实验研究 | 第101-123页 |
·引言 | 第101页 |
·永磁同步电机基本电磁关系 | 第101-104页 |
·同步电机磁链方程 | 第101-102页 |
·同步电机电压方程 | 第102-103页 |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磁链与电压方程 | 第103-104页 |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直交轴电感参数计算方法 | 第104-112页 |
·磁导解析法 | 第104-111页 |
·磁场数值有限元法 | 第111-112页 |
·样机直交轴电感参数计算 | 第112-117页 |
·样机参数 | 第112-113页 |
·直交轴电感参数计算方法选择与结构特点之间关系 | 第113页 |
·负载饱和磁场计算 | 第113-115页 |
·忽略交叉饱和影响的L_(ad)、L_(aq)有限元计算 | 第115-116页 |
·冻结磁导率法的的L_(ad)、L_(aq)有限元计算 | 第116-117页 |
·两种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117页 |
·样机直交轴电感参数实验研究 | 第117-122页 |
·电机参数估计法与实验法对比分析 | 第117-118页 |
·样机直交轴同步电感参数实验测量 | 第118-119页 |
·有限元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第119-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6 纯电动汽车IPMSM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 第123-143页 |
·引言 | 第123页 |
·纯电动汽车用IPMSM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123-129页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124-127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127-128页 |
·样机及控制器的研制 | 第128-129页 |
·样机基本参数实验 | 第129-131页 |
·定子相电阻实验测试 | 第129页 |
·空载反电势及空载永磁体磁链实验测试 | 第129-131页 |
·样机直交轴电感参数实验 | 第131-133页 |
·样机负载特性及弱磁性能实验 | 第133-140页 |
·空载及负载工作特性实验 | 第134-139页 |
·弱磁性能实验 | 第139-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3页 |
7 总结和展望 | 第143-14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143-147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143-146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6-147页 |
·工作展望 | 第147-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63页 |
致谢 | 第163-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65-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