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XM油田低矿化度注水提高采收率可行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8-11页
     ·国外低矿化度注水开发研究进展第9-10页
     ·国内注水开发进展第10页
     ·低矿化度注水发展趋势第10-11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技术路线图第12-13页
第2章 XM油田概况及注水进展第13-24页
   ·XM油田概况第13-15页
     ·油藏地理位置第13-14页
     ·构造特征第14-15页
     ·储层参数第15页
   ·XM油田注水开发简况第15-19页
     ·XM油田注水开发历程第15-17页
     ·油田开发矛盾第17页
     ·储层结垢的影响第17-18页
     ·储层水敏性分析第18-19页
   ·XM油田注入水矿化度分析第19-24页
     ·地层水分类标准第19-21页
     ·XM油田注入水水型第21-24页
第3章 低矿化度注水机理研究第24-39页
   ·砂岩油藏低矿化度注水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第24-25页
   ·实验分析第25-27页
     ·水驱实验第25-26页
     ·岩心准备及实验步骤第26-27页
     ·吸附理论研究实验第27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27-35页
     ·低矿化度注水的化学机理第27-29页
     ·黏土矿物的特征第29-31页
     ·矿化度的影响第31页
     ·离子的解吸附作用第31-32页
     ·水—岩石界面PH值的改变第32-33页
     ·三重离子交换第33-35页
   ·实验最佳环境第35-37页
     ·岩心润湿特征第35-36页
     ·黏土特征第36页
     ·原油特征第36-37页
     ·地层水特征第37页
     ·注入水特征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低矿化度注水数学模型建立第39-53页
   ·基本方程的建立第39-40页
   ·组成关系第40-43页
     ·毛管压力第41页
     ·相对渗透率第41-42页
     ·PVT数据第42-43页
   ·数值方程第43-47页
     ·离散化方程第43-45页
     ·求数值解的方法第45-46页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处理第46-47页
   ·模型的应用第47-52页
     ·一维运移问题第47-49页
     ·多孔介质中的驱替问题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低矿化度注水数值模拟研究第53-58页
   ·网格模型及参数第53-54页
   ·现有方案研究第54-55页
     ·原始方案配产第54页
     ·模型预测结果第54-55页
   ·低矿化度注水方案调整第55-57页
     ·方案配产第55-56页
     ·模拟预测结果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6章 XM油田低矿化度注水方案第58-61页
   ·低矿化度水源选取第58-60页
     ·矿化度分析第58-59页
     ·产量分析第59页
     ·盐敏性研究第59-60页
   ·注水方案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61-62页
   ·结论第61页
   ·建议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M油田M2区块注水开发技术研究
下一篇:W水驱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及注采系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