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概况 | 第7-12页 |
·通信行业共建共享规范的起源 | 第12-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论文结构 | 第14-17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点 | 第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无线信号覆盖基础理论 | 第17-25页 |
·运营级无线网络信号的分类及特点 | 第17-18页 |
·室内分布覆盖系统的功能 | 第18-19页 |
·室内分布系统的信源构成 | 第19-21页 |
·室内分布系统的射频接入方式 | 第21-24页 |
·地铁型公共隧道场所的信号覆盖特点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地铁型公共场所的通信系统引入方案 | 第25-30页 |
·运营商之间的共建共享解决方案及流程 | 第25页 |
·地铁场景分类及相应覆盖方案 | 第25-27页 |
·地铁下室内分布系统的关键设备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共建共享方案某地铁无线网络信号覆盖设计与优化 | 第30-51页 |
·项目概述 | 第30-31页 |
·地铁线路概况 | 第30页 |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系统提供的基本业务和功能 | 第31页 |
·共建共享责任分工及工程界面 | 第31-32页 |
·中国移动与其他运营商的分工 | 第31-32页 |
·中国移动与地铁运营商的分工 | 第32页 |
·分布系统无线网络指标要求与设计依据 | 第32-36页 |
·每线信道呼损率 | 第32页 |
·无线可接通率 | 第32-33页 |
·干扰保护比(以 GSM 系统为例) | 第33页 |
·天线发射功率 | 第33页 |
·边缘场强 | 第33页 |
·通话质量 | 第33页 |
·切换 | 第33页 |
·站台覆盖场强预测 | 第33-35页 |
·设计依据 | 第35-36页 |
·多运营商信源设备的选择与引入 | 第36-38页 |
·信源的选择 | 第36页 |
·室内分布系统的选择 | 第36-37页 |
·系统概况及覆盖方式 | 第37-38页 |
·站台、站厅及隧道的覆盖方式选择 | 第38-39页 |
·站台、站厅的覆盖 | 第38页 |
·隧道的覆盖 | 第38-39页 |
·多运营商共建共享分布系统的设计 | 第39-48页 |
·总体方案 | 第42页 |
·容量配置 | 第42-43页 |
·无线设备选型及性能指标 | 第43-44页 |
·隧道内有源放大点合路器主要性能指标 | 第44-45页 |
·单个站点的设计 | 第45-47页 |
·隧道区间覆盖距离 | 第47-48页 |
·系统测试及无线网络优化 | 第48-49页 |
·优化测试情况 | 第48-49页 |
·网络指标情况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全文总结 | 第51页 |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