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基于共建共享规范的地铁型公共场所无线信号覆盖及优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概况第7-12页
   ·通信行业共建共享规范的起源第12-14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论文结构第14-17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点第15页
     ·论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无线信号覆盖基础理论第17-25页
   ·运营级无线网络信号的分类及特点第17-18页
   ·室内分布覆盖系统的功能第18-19页
   ·室内分布系统的信源构成第19-21页
   ·室内分布系统的射频接入方式第21-24页
   ·地铁型公共隧道场所的信号覆盖特点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基于地铁型公共场所的通信系统引入方案第25-30页
   ·运营商之间的共建共享解决方案及流程第25页
   ·地铁场景分类及相应覆盖方案第25-27页
   ·地铁下室内分布系统的关键设备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基于共建共享方案某地铁无线网络信号覆盖设计与优化第30-51页
   ·项目概述第30-31页
     ·地铁线路概况第30页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30-31页
     ·系统提供的基本业务和功能第31页
   ·共建共享责任分工及工程界面第31-32页
     ·中国移动与其他运营商的分工第31-32页
     ·中国移动与地铁运营商的分工第32页
   ·分布系统无线网络指标要求与设计依据第32-36页
     ·每线信道呼损率第32页
     ·无线可接通率第32-33页
     ·干扰保护比(以 GSM 系统为例)第33页
     ·天线发射功率第33页
     ·边缘场强第33页
     ·通话质量第33页
     ·切换第33页
     ·站台覆盖场强预测第33-35页
     ·设计依据第35-36页
   ·多运营商信源设备的选择与引入第36-38页
     ·信源的选择第36页
     ·室内分布系统的选择第36-37页
     ·系统概况及覆盖方式第37-38页
   ·站台、站厅及隧道的覆盖方式选择第38-39页
     ·站台、站厅的覆盖第38页
     ·隧道的覆盖第38-39页
   ·多运营商共建共享分布系统的设计第39-48页
     ·总体方案第42页
     ·容量配置第42-43页
     ·无线设备选型及性能指标第43-44页
     ·隧道内有源放大点合路器主要性能指标第44-45页
     ·单个站点的设计第45-47页
     ·隧道区间覆盖距离第47-48页
   ·系统测试及无线网络优化第48-49页
     ·优化测试情况第48-49页
     ·网络指标情况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2页
   ·全文总结第51页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乘客信息系统综合服务平台设计
下一篇:通信网在铁路编组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