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蝴蝶兰组培快繁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8-9页 |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 | 第8页 |
·蝴蝶兰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8-9页 |
·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及生物作用 | 第9-11页 |
·乙烯的生物合成 | 第9-10页 |
·乙烯的信号传递 | 第10-11页 |
·乙烯的生理作用 | 第11页 |
·反义RNA技术 | 第11-13页 |
·利用乙烯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延长花期的研究 | 第13-15页 |
·抑制乙烯生物合成有关酶基因的表达 | 第13-15页 |
·蝴蝶兰遗传工程主要转化方法 | 第15-17页 |
·基因枪法 | 第15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 第15-16页 |
·其它转化方法 | 第16-17页 |
2 引言 | 第17-18页 |
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8-30页 |
·ACC合成酶及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18-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菌株、质粒及主要生化试剂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转化大肠杆菌 | 第21-22页 |
·菌液PCR检测 | 第22-23页 |
·菌液扩摇 | 第23页 |
·质粒提取及双酶切 | 第23-24页 |
·融合反义基因中间载体pBI221-RACOACS的构建 | 第24-25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4页 |
·主要生化试剂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融合反义表达载体pCAMBIA3301-RACOACS的构建及鉴定 | 第25-27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5页 |
·实验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试剂盒 | 第25页 |
·菌株培养条件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27页 |
·液氮冻融法转化农杆菌及转化子的鉴定 | 第27-28页 |
·农杆菌培养基 | 第27页 |
·抗生素的配制 | 第27页 |
·转化步骤 | 第27页 |
·转化子的PCR鉴定 | 第27-28页 |
·菌种保存 | 第28页 |
·受体材料的准备及侵染 | 第28-30页 |
·受体材料的准备 | 第28页 |
·乙酰丁香酮的配制 | 第28页 |
·抗生素的配制 | 第28页 |
·原球茎的预培养 | 第28页 |
·农杆菌培养菌液准备 | 第28-29页 |
·农杆菌的侵染和共培养 | 第29页 |
·原球茎的选择培养和植株再生 | 第29页 |
·转化植株的鉴定 | 第29-30页 |
4 结果分析 | 第30-36页 |
·RNA样品的完整性检测 | 第30-31页 |
·ACC合成酶及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1-32页 |
·中间载体pBI221-RACOACS的构建 | 第32-33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4页 |
·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34页 |
·侵染浓度 | 第34-35页 |
·AS处理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35-36页 |
·蝴蝶兰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和增殖 | 第36页 |
5 讨论 | 第36-38页 |
·取材时间 | 第36页 |
·中间载体的构建 | 第36页 |
·融合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PCR检测 | 第37页 |
·农杆菌介导转化蝴蝶兰 | 第37-38页 |
附图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ABSTRACT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