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3页 |
·生物传感器简介 | 第13页 |
·生物传感器的构成 | 第13页 |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13页 |
·功能核酸作为生物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 第13-26页 |
·脱氧核酶 | 第14-19页 |
·核酸适配体 | 第19-25页 |
·功能核酸用于构建生物传感器的优点 | 第25-26页 |
·水溶性聚噻吩衍生物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 第26-32页 |
·水溶性聚噻吩的结构与性质 | 第26-27页 |
·水溶性聚噻吩在生物传感应用的机理 | 第27-28页 |
·基于聚噻吩衍生物的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28-32页 |
·氧化石墨烯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 第32-40页 |
·石墨烯的简介 | 第32-33页 |
·石墨烯的性质 | 第33页 |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 | 第33-34页 |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34-40页 |
·本研究论文的构想 | 第40-43页 |
第二章 基于阳离子水溶性聚噻吩衍生物的Pb~(2+)可视化检测 | 第43-55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7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44-45页 |
·聚噻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5-46页 |
·比色法测量 | 第46页 |
·荧光法测量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实验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47-48页 |
·验证实验原理的可行性 | 第48-50页 |
·溶液pH对传感器的影响 | 第50-51页 |
·传感器对铅离子的选择性分析 | 第51-52页 |
·比色法对铅离子的检测 | 第52页 |
·荧光法对铅离子的检测 | 第52-53页 |
·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生物传感平台对Pb~(2+)的检测 | 第55-69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试剂 | 第56页 |
·仪器 | 第56页 |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第56-57页 |
·实验步骤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6页 |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第57-58页 |
·实验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58-59页 |
·验证实验机理的可行性 | 第59-61页 |
·荧光各向异性研究 | 第61页 |
·氧化石墨烯用量的优化 | 第61-62页 |
·铅离子与DNA相互作用时间的优化 | 第62-63页 |
·传感器对铅离子的灵敏度分析 | 第63-64页 |
·传感器对铅离子选择性分析 | 第64-66页 |
·传感器对环境污染物的应用检测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9页 |
第四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生物传感平台对RNase H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抑制剂的筛选研究 | 第69-81页 |
·引言 | 第69-70页 |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70页 |
·仪器 | 第70-71页 |
·实验步骤 | 第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80页 |
·实验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71-72页 |
·验证实验机理的可行性 | 第72-73页 |
·传感体系的荧光各向异性研究 | 第73-74页 |
·氧化石墨烯用量的优化 | 第74页 |
·RNase H酶与DNA相互作用时间的优化 | 第74-75页 |
·传感器对RNase H的灵敏度检测 | 第75-77页 |
·传感器对模拟人体环境的RNase H的应用检测 | 第77-79页 |
·传感器对RNase H酶抑制剂的筛选实验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和DNA切刻酶辅助循环放大的方法对生物小分子ATP的检测 | 第81-95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实验部分 | 第82-83页 |
·试剂及材料 | 第82-83页 |
·实验仪器 | 第83页 |
·实验步骤 | 第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93页 |
·实验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83-85页 |
·切刻酶的信号放大 | 第85-87页 |
·荧光各向异性研究 | 第87-88页 |
·氧化石墨烯用量的优化 | 第88-89页 |
·Nicking Enzyme的浓度的优化 | 第89-90页 |
·Nicking Enzyme切刻时间的优化 | 第90-91页 |
·传感器对ATP的灵敏度检测 | 第91-92页 |
·传感器对ATP的选择性检测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结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3-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