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1 绪论 | 第15-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理论意义 | 第17页 |
·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8-20页 |
·国内研究述评 | 第20-24页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 第24-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9-4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9-33页 |
·国有林权与地方国有林业 | 第29-30页 |
·公共财政及其制度框架体系 | 第30-32页 |
·财政体制中的事权、财权与财力 | 第32-33页 |
·公共产品及其供给理论 | 第33-44页 |
·公共产品的定义与特性 | 第33-35页 |
·公共产品供给与林区的公共产品供给 | 第35-41页 |
·外部性及其经济学解决 | 第41-44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44-48页 |
·财政分权理论及其发展 | 第44-45页 |
·财政转移支付理论 | 第45-46页 |
·公共财政职能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3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发展改革的现状分析 | 第49-90页 |
·地方国有林业发展改革历程 | 第49-65页 |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有林业 | 第49-50页 |
·改革开放后地方国有林业的发展与改革 | 第50-57页 |
·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业发展改革现状 | 第57-65页 |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发展的现状 | 第65-82页 |
·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林业投入的渠道 | 第65-70页 |
·公共财政支持我国林业发展的成效 | 第70-71页 |
·支持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的财政体制改革处于起步阶段 | 第71-72页 |
·案例:鸡西市地方国有林业发展与财政投入的实证分析 | 第72-82页 |
·财政体系对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的制约 | 第82-88页 |
·管理层面: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没有理顺 | 第82-85页 |
·投入层面:涉林财政资金投入存在问题 | 第85-87页 |
·支出层面:涉林财政资金支出监管滞后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4 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中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设想 | 第90-112页 |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的环境分析 | 第90-97页 |
·国家层面公共财政建设为建立地方国有林业公共财政体系奠定了基础 | 第90-93页 |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为建立地方国有林业公共财政体系提供了契机 | 第93-97页 |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 | 第97-101页 |
·林业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现实需求 | 第97-99页 |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 第99-100页 |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需求 | 第100-101页 |
·国外公共财政支持林业的启示与借鉴 | 第101-105页 |
·发达国家支持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 | 第101-103页 |
·发展中国家支持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 | 第103-104页 |
·国外林业公共财政政策的启示 | 第104-105页 |
·地方国有林业发展中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总体设计 | 第105-111页 |
·支持林业的公共财政体系框架构建的原则和目标 | 第105-107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力匹配框架 | 第107-108页 |
·支持地方国有林业的公共财政体系基本框架 | 第108-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5 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中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事权划分 | 第112-132页 |
·基于公共产品利益影响范围的央地事权划分 | 第112-117页 |
·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理论依据 | 第112-114页 |
·涉林财政支出项目的央地事权划分 | 第114-115页 |
·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主导型多中心治理模式 | 第115-117页 |
·基于公共产品属性的央地事权划分 | 第117-121页 |
·不同生产阶段林业产品的公共属性 | 第117-118页 |
·纯公共产品的央地事权划分 | 第118-120页 |
·准公共产品的央地事权划分 | 第120-121页 |
·林业交叉性公共产品的央地事权划分 | 第121页 |
·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次序选择 | 第121-125页 |
·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选择原则 | 第121-123页 |
·林区公共产品供给优先次序的判断标准 | 第123-124页 |
·林区公共产品供给优先次序的选择模式 | 第124-125页 |
·鸡西市地方国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投入需求测算 | 第125-130页 |
·财政投入需求测算模型 | 第125-126页 |
·财政投入需求计算结果 | 第126-130页 |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 | 第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6 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中的财政收支制度和补偿机制 | 第132-172页 |
·构建支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税制 | 第132-138页 |
·引入生态功能的林业税收制度设计 | 第132-133页 |
·开征森林生态税问题的探讨 | 第133-136页 |
·发挥财税政策对商品林发展的支持作用 | 第136-138页 |
·健全地方国有林业财政支出体系 | 第138-142页 |
·建立林业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和增长机制 | 第139-140页 |
·协调中央与地方的林业投资关系 | 第140-141页 |
·调整地方林业财政资金支出结构 | 第141-142页 |
·提高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 | 第142-153页 |
·建立地方林业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 第142-146页 |
·完善林业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 第146-147页 |
·鸡西市财政投入地方国有林业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147-153页 |
·建立地方国有林业转移支付制度 | 第153-163页 |
·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规模 | 第153-159页 |
·规范、整合、归并涉林专项转移支付 | 第159-160页 |
·探索建立区际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 第160-161页 |
·建立省以下森林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 | 第161-163页 |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第163-171页 |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第163-166页 |
·林业补贴与林木补偿制度 | 第166-169页 |
·林业碳汇交易制度的探索 | 第169-171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172页 |
7 公共财政体系支持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172-180页 |
·建立支持地方国有林场改革和林权改革的财政体制 | 第172-176页 |
·健全支持地方国有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体制 | 第176-177页 |
·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林业投入机制 | 第177-178页 |
·本章小结 | 第178-180页 |
结论 | 第180-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95-196页 |
致谢 | 第196-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