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轮毂式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情况概述第11-14页
     ·国外发展情况第12-13页
     ·国内发展情况第13-14页
   ·轮毂式电动汽车简介第14-15页
   ·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第15-16页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及其现状第16-17页
   ·本课题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和数学模型第19-27页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与分类第19-20页
   ·永磁同步电机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0-26页
     ·三相( ABC )静止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第21-23页
     ·αβ静止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第23-24页
     ·dq 旋转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第24-25页
     ·xy 静止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建立第27-39页
   ·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第27-28页
   ·电压矢量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第28-30页
   ·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控制第30-31页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搭建第31-35页
     ·电压和电流坐标变化模块第32-33页
     ·电磁转矩和磁链模块第33页
     ·磁链位置角和扇区判断模块第33-34页
     ·矢量选择模块第34-35页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第35-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基于零矢量和粒子群算法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第39-52页
   ·问题的提出第39页
   ·直接转矩控制中零矢量的引入第39-44页
     ·零矢量在直接转矩控制中的作用第39-42页
     ·仿真研究第42-44页
   ·直接转矩控制中粒子群算法的引入第44-51页
     ·算法的起源发展第44-45页
     ·粒子群算法优化过程第45-46页
     ·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粒子群算法优化第46-49页
     ·仿真研究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的延展第52-60页
   ·电子差速介绍第52页
   ·电子差速策略仿真分析第52-57页
   ·电子差速系统仿真分析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DVISOR2002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转矩分配策略研究
下一篇: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部件参数及控制参数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