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3页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8-12页
  1. 课程改革的需要第8页
  2. 相关研究的启示第8-12页
 (二)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2页
 (三)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2页
  2. 调查研究法第12-13页
一、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界定第13-19页
 (一) 定义第13页
 (二) 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特点第13-19页
  1. 阅读性第14-15页
  2. 语言文字性第15-16页
  3. 情感性第16-19页
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表征第19-28页
 (一) 呈示行为第19-21页
  1. 讲述第19-20页
  2. 板书第20-21页
  3. 多媒体第21页
 (二) 对话行为第21-25页
  1. 问答第21-24页
  2. 讨论第24-25页
 (三) 指导行为第25-28页
  1. 对自主学习的指导第25页
  2. 对合作学习的指导第25-28页
三、语文课堂教学失效的原因探析第28-33页
 (一) 过度呈示,媒体的滥用第28-29页
 (二) 对话失当,教师的无效提问第29-31页
  1. 语文课堂无效提问的现状第29-30页
  2. 语文课堂无效提问的成因分析第30-31页
 (三) 忽视指导,教师主导性的缺失第31-32页
 (四) 语文本位的缺失第32-33页
四、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第33-39页
 (一) 加强教师呈示行为表现力第33-35页
  1. 内化文本内容讲解第33-34页
  2. 紧扣文章特定体式讲解第34页
  3. 把握文本的语境与情感基调讲解第34页
  4. 揣摩品析文本的语言讲解第34-35页
  5. 探究文本主题第35页
 (二) 加强课堂师生间有效对话第35-36页
  1. 问题涉及面广第35页
  2. 问题穿透力强第35-36页
  3. 问题的难度呈现梯度第36页
 (三) 强化课堂指导行为第36-38页
  1. 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第36-37页
  2. 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学第37页
  3. 充分讨论,适时指导第37页
  4. 鼓励学生总结,促进知识内化第37-38页
 (四) 使语文回归本位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注释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后记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语文作文批改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问题链的高一化学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