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柑橘产业采后生产状况 | 第14页 |
·柑橘果实采后损失的类型及成因 | 第14-16页 |
·减少柑橘果实采后损失的措施 | 第16-17页 |
·激素调控果实成熟衰老的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乙烯与果实成熟衰老调控 | 第17-18页 |
·ABA与果实成熟衰老调控 | 第18-19页 |
·生长素与果实成熟衰老调控 | 第19-20页 |
·赤霉素类与果实成熟衰老调控 | 第20-21页 |
·油菜素内酯与果实成熟衰老调控 | 第21页 |
·细胞分裂素与果实成熟衰老调控 | 第21-22页 |
·SA、JA与果实成熟衰老调控 | 第22页 |
·新激素:NO和独脚金内酯与果实成熟衰老调控 | 第22-23页 |
·2,4-D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2,4-D分子结构、理化性质 | 第23页 |
·2,4-D生理效应及应用 | 第23-25页 |
·2,4-D分子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2,4-D胞内吸收、积累和生物降解 | 第25-26页 |
·2,4-D识别、信号传导和作用机理 | 第26-27页 |
·组学研究技术手段的开发和在果实采后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2,4-D的柑橘果实采后保鲜作用机理 | 第30-68页 |
·前言 | 第30页 |
·材料方法 | 第30-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果实腐烂率测定 | 第31页 |
·果实失重率测定 | 第31页 |
·呼吸强度测定 | 第31页 |
·果皮含水量测定 | 第31页 |
·果皮木质素含量测定 | 第31-32页 |
·木质素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 第32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果皮表面蜡质形态样品制备 | 第32页 |
·蜡质提取和测定 | 第32-33页 |
·2,4-D残留及内源IAA、ABA、SA和JA测定 | 第33-35页 |
·各激素标准品贮存液和工作液的配制 | 第33页 |
·各激素内标标准品贮存液和工作液的配制 | 第33页 |
·激素定量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3-34页 |
·内源激素提取和检测 | 第34-35页 |
·气相色谱检测乙烯产量 | 第35页 |
·总RNA提取、纯化、检测 | 第35-36页 |
·大量法抽提果皮总RNA | 第35-36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质量 | 第36页 |
·RNA浓度检测 | 第36页 |
·片杂交 | 第36页 |
·片数据预处理 | 第36-37页 |
·基因功能注释与分类 | 第37页 |
·基因功能富集 | 第37页 |
·候选基因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分析 | 第37-38页 |
·总蛋白提取、双向凝胶电泳、图像分析 | 第38页 |
·结果分析 | 第38-62页 |
·500 mg/L 2,4-D对奥林达夏橙果实采后保鲜效果评价 | 第38-41页 |
·500mg/L 2,4-D降低奥林达夏橙果实腐烂率 | 第38-40页 |
·500mg/L 2,4-D不影响奥林达夏橙果实失重率 | 第40页 |
·500mg/L 2,4-D降低奥林达夏橙果实呼吸强度 | 第40-41页 |
·2,4-D显著调控果皮基因表达 | 第41-52页 |
·果皮芯片转录组数据表达稳定可靠 | 第41-42页 |
·2,4-D诱导的差异基因随处理后时间延长而变化 | 第42-44页 |
·2,4-D处理改变基因表达模式 | 第44-45页 |
·2,4-D诱导基因发生级联反应 | 第45-48页 |
·2,4-D诱导激素合成、信号传导相关差异基因表达 | 第48-49页 |
·2,4-D诱导乙烯信号传导和抗逆调控相关转录因子表达 | 第49-50页 |
·2,4-D诱导逆境响应相关基因表达 | 第50-51页 |
·2,4-D诱导次生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 第51-52页 |
·关键基因的qRT-PCR定量证实芯片数据的可靠性 | 第52-53页 |
·2,4-D显著调控果皮蛋白质表达 | 第53-57页 |
·2,4-D改变99个果皮蛋白质的表达模式 | 第53-55页 |
·2,4-D调控逆境响应和激素合成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 | 第55-56页 |
·2,4-D诱导逆境响应相关蛋白表达 | 第56-57页 |
·2,4-D诱导激素合成-代谢途径差异蛋白分析 | 第57页 |
·2,4-D改变果实成熟衰老相关蛋白表达 | 第57页 |
·2,4-D重建果皮内源激素平衡 | 第57-59页 |
·果皮蜡质组成、木质素含量和含水量分析 | 第59-62页 |
·2,4-D改变果皮蜡质组分相对构成比例 | 第59-61页 |
·2,4-D改变果皮表面蜡质形态 | 第61页 |
·2,4-D提高果皮木质素含量和含水量 | 第61-62页 |
·讨论 | 第62-67页 |
·2,4-D重建果皮内部激素含量的平衡,打破衰老趋势 | 第62-65页 |
·2,4-D提高果实抗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的能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第三章 促生长类植物激素处理柑橘果实保鲜效果差异机制 | 第68-92页 |
·前言 | 第68页 |
·材料方法 | 第68-70页 |
·实验材料及处理 | 第68-69页 |
·实验试剂 | 第69页 |
·总RNA抽提、纯化、检测 | 第69页 |
·片杂交 | 第69页 |
·生理指标测定 | 第69-70页 |
·结果 | 第70-89页 |
·四种激素对柑橘果实采后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70-75页 |
·各激素处理对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 第70页 |
·各激素处理对果实果皮含水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各激素处理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 第71-72页 |
·各激素处理对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固酸比的影响 | 第72-73页 |
·各激素处理对果肉可滴定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各激素处理显著降低果实腐烂率 | 第74-75页 |
·RNA抽提和芯片杂交 | 第75页 |
·转录组数据分析 | 第75-89页 |
·各激素处理迅速诱导基因上调表达 | 第75-76页 |
·IAA与24-epiCS,2,4-D与GA_3诱导的差异基因相似 | 第76-79页 |
·各激素共诱导1214个差异基因其表达变化趋势相似 | 第79-80页 |
·60%左右的差异基因可被注释到具体功能 | 第80-82页 |
·各激素诱导的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第82-84页 |
·比较不同激素处理的响应基因共通性和特异性 | 第84-89页 |
·讨论 | 第89-92页 |
·不同激素对温州蜜柑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效果不同 | 第89-90页 |
·柑橘果皮IAA、2,4-D、GA_3、24-epiCS早期响应基因各有异同 | 第90-92页 |
第四章 总结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10页 |
附录 Ⅰ 受2,4-D调控的与激素代谢和信号传导相关的差异基因注释及表达量 | 第110-115页 |
附录 Ⅱ 受2,4-D调控的转录因子注释及差异表达量 | 第115-118页 |
附录 Ⅲ 逆境反应相关基因的注释及表达量 | 第118-131页 |
附录 Ⅴ 对照(CK)、IAA、200 mg/L 2,4-D(D2)、500 mg/L GA_3处理后0W和4W温州蜜柑果实图 | 第131-132页 |
附录 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