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绪论 马克思是否超越了政治经济学 | 第12-24页 |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旨趣 | 第13-17页 |
|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真实意蕴 | 第17-20页 |
|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改变世界”的“新世界观” | 第20-24页 |
|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 第24-60页 |
| ·从政治哲学到政治经济学 | 第24-39页 |
| ·从“对死亡的恐惧”到“对过得更好的欲求” | 第25-30页 |
| ·从社会契约到商业社会 | 第30-35页 |
| ·财富表现为生产的目的 | 第35-39页 |
| ·政治经济学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 第39-49页 |
| ·“虚构的原始状态” | 第40-44页 |
| ·意识形态的经验主义 | 第44-49页 |
| ·政治经济学的形上本质 | 第49-60页 |
| ·从人“作为单纯的劳动人的抽象存在”到“人变成帽子” | 第50-54页 |
| ·“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 | 第54-60页 |
| 第2章 政治经济学的唯心主义批判 | 第60-88页 |
| ·黑格尔对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 第60-66页 |
| ·黑格尔对政治经济学的形上本质的确证 | 第66-71页 |
| ·黑格尔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超越 | 第71-80页 |
| ·站在政治经济学立场上的黑格尔 | 第80-88页 |
| 第3章 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 第88-136页 |
|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前提 | 第88-99页 |
| ·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存在论” | 第89-95页 |
| ·关于“改变世界”的“新世界观” | 第95-99页 |
|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演绎 | 第99-112页 |
| ·从“异化劳动”到“商品拜物教” | 第100-104页 |
| ·从“商品的二重性”到“人的存在的二重性” | 第104-108页 |
| ·从“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到“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 | 第108-112页 |
| ·资本逻辑的瓦解与共产主义运动 | 第112-121页 |
| ·资本的“内在界限” | 第113-116页 |
| ·“给予持续的现实批判以根据”的共产主义运动 | 第116-121页 |
| ·诘难与反驳: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政治经济学 | 第121-136页 |
| ·劳动价值论的“哥白尼革命” | 第122-128页 |
| ·“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第128-136页 |
| 结语 | 第136-1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0-150页 |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