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 ·课题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 ·我国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外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有机朗肯循环模型及其关键实验设备 | 第19-30页 |
|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简介 | 第19-21页 |
|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模型 | 第19-20页 |
| ·有机工质R600a分析 | 第20-21页 |
| ·ORC中关键设备—膨胀机 | 第21-25页 |
| ·涡旋膨胀机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 ·涡旋膨胀机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 ·ORC中关键设备—永磁同步发电机 | 第25-27页 |
| ·永磁同步发电机工作特性 | 第25-26页 |
| ·永磁同步发电机效率控制 | 第26-27页 |
| ·ORC中膨胀机—发电机调速系统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基于矩阵变换器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第30-44页 |
| ·矢量控制原理 | 第30-33页 |
| ·矢量控制中的坐标变换 | 第30-32页 |
| ·矢量控制方法 | 第32-33页 |
|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矢量控制 | 第33-35页 |
|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33-34页 |
|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转矩控制策略 | 第34-35页 |
| ·矩阵变换器工作原理 | 第35-38页 |
| ·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 第35-37页 |
| ·矩阵变换器间接空间矢量调制 | 第37-38页 |
| ·建立MC-PMSG矢量控制系统 | 第38-41页 |
| ·搭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38-39页 |
| ·仿真波形分析 | 第39-41页 |
| ·膨胀机效率仿真分析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设计 | 第44-51页 |
| ·最大功率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 第44-45页 |
| ·BOOST电路原理 | 第45-48页 |
| ·BOOST电路原理分析 | 第45页 |
| ·BOOST电路电感L设计 | 第45-46页 |
| ·BOOST电路实现ORC系统MPPT模型 | 第46-47页 |
| ·发电机侧不可控整流BOOST电路 | 第47-48页 |
| ·实验系统主控制电路设计 | 第48-50页 |
| ·功率器件设计 | 第48-49页 |
|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 ·滤波电感设计 | 第50页 |
| ·稳压电容设计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实验分析 | 第51-61页 |
| ·ORC实验步骤和实验设备 | 第51-55页 |
| ·ORC实验主要步骤 | 第51-52页 |
| ·涡旋膨胀机 | 第52-53页 |
| ·负载 | 第53页 |
| ·工质泵与变频器 | 第53-54页 |
| ·热源部分与冷源部分 | 第54-55页 |
| ·实验中需注意的问题 | 第55页 |
| ·膨胀机实验数据测试结果 | 第55-57页 |
| ·膨胀机转速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 ·膨胀机效率实验结果 | 第56-57页 |
| ·实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 ·质量流量实验结果 | 第57页 |
| ·热源温度与输出电能关系 | 第57-58页 |
| ·工质泵频率与输出电能关系 | 第58页 |
| ·负载变化与输出电能的关系 | 第58-59页 |
| ·发电机转速与输出电能关系 | 第59-60页 |
| ·ORC系统效率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