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縮略词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44页 |
·生物钟概述 | 第11-28页 |
·生物钟系统与昼夜节律 | 第11-12页 |
·粗糙脉孢菌是研究生物钟的模式生物 | 第12-15页 |
·生物钟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机制 | 第15-24页 |
·生物钟系统在进化上的保守性 | 第24-28页 |
·表观遗传修饰与生物钟调控 | 第28-32页 |
·表观遗传调控 | 第28-29页 |
·表观遗传调控与生物钟基因表达 | 第29-30页 |
·粗糙脉孢菌表观遗传调控与生物钟基因表达 | 第30-32页 |
·生物钟基因的转录调控 | 第32-43页 |
·基因的转录调控方式 | 第32-36页 |
·生物钟基因frequency的转录调控 | 第36-37页 |
·转录共抑制复合体 | 第37-41页 |
·cAMP-PKA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 第41-43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43-4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4-64页 |
·培养基 | 第44-45页 |
·抗体 | 第45页 |
·大肠杆菌菌株 | 第45页 |
·本课题相关质粒 | 第45-46页 |
·本课题相关菌株 | 第46-47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7页 |
·点突变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粗糙脉孢菌基因敲除(Knock out)菌株的构建 | 第48-49页 |
·rcm-1~(R/P)菌株的构建 | 第49页 |
·rcm-1~(5E)基因敲入(Knock in)菌株的构建 | 第49页 |
·粗糙脉孢菌的电穿孔基因转化 | 第49-50页 |
·用竞争性生长管(Race tube)检测粗糙脉孢菌的表型 | 第50页 |
·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昼夜节律变化 | 第50页 |
·粗糙脉孢菌可溶性蛋白的提取 | 第50-51页 |
·核蛋白提取 | 第51页 |
·Western免疫印迹 | 第51-52页 |
·蛋白质降解实验 | 第52-53页 |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 第53页 |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 第53-55页 |
·His标签蛋白的亲和纯化 | 第55-56页 |
·RCM-1的蛋白纯化及磷酸化位点鉴定 | 第56-57页 |
·可溶性GST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 第57页 |
·体外磷酸化 | 第57-58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58页 |
·Northern印迹 | 第58-60页 |
·昼夜节律实验(Rhythm) | 第60-61页 |
·本研究引物列表 | 第61-64页 |
第三章 转录共抑制因子和染色质修饰蛋白调控生物钟基因frequency转录的机制 | 第64-76页 |
·RCO-1通过调控frq基因区域组蛋白修饰抑制不依赖于WC复合体的frq转录 | 第64-66页 |
·转录共抑制因子RCO-1维持frq区域正常染色质状态 | 第65-66页 |
·SET-2参与抑制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转录和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 | 第66-69页 |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2是粗糙脉孢菌维持正常昼夜节律所必需的 | 第66-67页 |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2抑制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转录 | 第67-69页 |
·CHD-1参与抑制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基因转录和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 | 第69-71页 |
·染色质重塑蛋白CHD-1参与抑制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基因的转录 | 第69-71页 |
·染色质重塑蛋白CSW-1不参与抑制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基因的转录 | 第71页 |
·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的生物学功能 | 第71-7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4-76页 |
·转录共抑制因子和染色质修饰蛋白抑制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转录 | 第74页 |
·RCO-1通过SET-2和CHD-1维持frq基因区域正常染色质结构来抑制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转录 | 第74-76页 |
第四章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A调控生物钟基因frequency转录的机制 | 第76-95页 |
·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控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转录 | 第76-80页 |
·MCB参与调控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基因转录 | 第76-78页 |
·PKA蛋白激酶活性升高导致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基因的转录 | 第78-80页 |
·RCM-1参与抑制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基因的转录 | 第80-83页 |
·RCM-1是粗糙脉孢菌生物钟系统的重要组分 | 第80-82页 |
·RCM-1参与抑制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基因的转录 | 第82-83页 |
·RCM-1是蛋白激酶PKA的催化底物 | 第83-87页 |
·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RCM-1是PKA的催化底物 | 第83-85页 |
·质谱分析鉴定RCM-1的磷酸化位点 | 第85-87页 |
·PKA通过磷酸化RCM-1解除RCO-1-RCM-1复合体对frq的抑制作用 | 第87-92页 |
·模拟磷酸化减弱RCM-1对frq的抑制作用 | 第87-89页 |
·RCM-1的磷酸化影响其在frq基因区域的定位 | 第89-91页 |
·rcm-1~(R/P)突变体中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抑制WC-2的活性 | 第91-9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92-95页 |
·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调控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转录 | 第92页 |
·PKA的底物RCM-1调控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转录 | 第92-93页 |
·PKA作为不依赖WC复合体的frq基因转录的开关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个人简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