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熵值法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有关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0-14页 |
·有关因子熵值法的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上市公司绩效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16-23页 |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上市公司 | 第16页 |
·绩效评价 | 第16-17页 |
·上市公司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页 |
·价值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页 |
·权变理论 | 第18-19页 |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 | 第19-21页 |
·杜邦分析法 | 第19页 |
·沃尔评分法 | 第19-20页 |
·EVA绩效评价法 | 第20页 |
·平衡计分卡 | 第20-21页 |
·因子熵值法 | 第21页 |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原则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30页 |
·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23页 |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 | 第23-26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23-24页 |
·熵值法 | 第24-26页 |
·因子熵值法的实用性 | 第26页 |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26-29页 |
·盈利能力指标 | 第27页 |
·营运能力指标 | 第27-28页 |
·偿债能力指标 | 第28页 |
·成长能力指标 | 第28-29页 |
·市场价值指标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30-42页 |
·样本选择 | 第30页 |
·数据的来源和预处理 | 第30-31页 |
·实证分析 | 第31-39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31-37页 |
·熵值法 | 第37-39页 |
·评价结果 | 第39-40页 |
·权重分析 | 第39页 |
·排名分析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第42-45页 |
·研究总结 | 第42页 |
·建议 | 第42-43页 |
·本文局限性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