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降温式车轮开发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未来展望 | 第11-1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铝合金车轮的设计要求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利用 CATIA 软件车轮 3D 建模 | 第14-24页 |
·CATIA 概论 | 第14页 |
·建立原型车轮模型 | 第14-20页 |
·三坐标仪测试 | 第14-17页 |
·Catia 原型车轮建立 | 第17-20页 |
·建立风冷降温式车轮模型 | 第20-22页 |
·车轮制作工艺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车轮动态弯曲疲劳试验有限元对比分析 | 第24-38页 |
·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24-26页 |
·动态弯曲疲劳试验简介 | 第26-29页 |
·试验程序 | 第28页 |
·弯矩 | 第28页 |
·失效判定依据 | 第28-29页 |
·ansys 仿真分析流程 | 第29页 |
·动态弯曲疲劳试验有限元对比分析 | 第29-34页 |
·实体造型 | 第29-31页 |
·网格划分 | 第31-32页 |
·材料属性 | 第32页 |
·定义接触 | 第32-33页 |
·载荷和约束 | 第33-34页 |
·弯曲试验模拟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车轮径向疲劳试验试验分析 | 第38-49页 |
·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38-39页 |
·径向疲劳试验试验简介 | 第39-40页 |
·试验设备 | 第39页 |
·准备工作 | 第39页 |
·径向载荷的确定 | 第39-40页 |
·失效判定依据 | 第40页 |
·Ansys 仿真分析流程 | 第40页 |
·径向疲劳试验对比分析 | 第40-43页 |
·车轮实体造型 | 第40-42页 |
·车轮模型的单元划分 | 第42页 |
·车轮接触属性 | 第42页 |
·材料属性 | 第42-43页 |
·车轮约束和载荷 | 第43页 |
·径向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车轮冲击试验分析 | 第49-64页 |
·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49-51页 |
·冲击试验简介 | 第51-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2页 |
·冲头质量的确定 | 第52页 |
·车轮安装 | 第52-53页 |
·试验结果评价 | 第53页 |
·ansys 仿真分析流程 | 第53页 |
·冲击试验有限元对比分析 | 第53-60页 |
·车轮实体造型 | 第53-55页 |
·车轮模型的单元划分 | 第55-56页 |
·车轮接触属性 | 第56-57页 |
·材料属性 | 第57-58页 |
·车轮约束和载荷 | 第58-60页 |
·冲击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车轮温度场热分析 | 第64-76页 |
·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64-65页 |
·流体流动机理 | 第64-65页 |
·传热机理 | 第65页 |
·ansys 仿真分析流程 | 第65-66页 |
·仿真步骤 | 第65-66页 |
·温度场有限元对比分析 | 第66-70页 |
·实体造型 | 第66-67页 |
·网格划分 | 第67-68页 |
·车轮接触属性 | 第68页 |
·材料属性 | 第68页 |
·车轮约束和载荷 | 第68-70页 |
·计算换热系数 | 第70页 |
·温度场结果分析 | 第70-74页 |
·试验结果验证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