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降温式车轮的快速原型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页 |
·铝合金车轮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铝合金车轮的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铝合金车轮在车轮行业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铝合金车轮的设计要求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新型车轮与反求技术的集成 | 第17-30页 |
·反求工程及其相关技术 | 第17-22页 |
·反求工程概述 | 第17-19页 |
·反求工程的测量技术 | 第19-22页 |
·反求工程在车轮重构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车轮外形数据点云的获取 | 第22-23页 |
·数据点云的处理 | 第23-24页 |
·新型车轮的设计 | 第24-29页 |
·设计背景 | 第24-25页 |
·轮毂设计要求 | 第25-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快速原型在新型钢圈中的应用 | 第30-39页 |
·快速原型技术概述 | 第30页 |
·快速原型技术分类 | 第30-34页 |
·光固化成型工艺(SLA) | 第31-32页 |
·层合实体制造(LLM) | 第32-33页 |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FDM) | 第33页 |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 第33-34页 |
·三维喷涂粘接工艺(3DP) | 第34页 |
·喷墨式打印(MJM) | 第34页 |
·GI-A 原型机简介 | 第34-35页 |
·新型钢圈在原型机中的制作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车轮模型的实验台的设计 | 第39-48页 |
·车轮试验台的总体结构 | 第39-40页 |
·车轮轴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 第40-44页 |
·主要器件的选择及其安装 | 第44-47页 |
·电机的选择 | 第44-45页 |
·联轴器的选择 | 第45页 |
·变频器型号选择 | 第45-46页 |
·扭矩仪的选择 | 第46页 |
·标准件的选型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轮毂的实验对比及结果分析 | 第48-61页 |
·降温实验的方法 | 第48-49页 |
·实验设备 | 第48-49页 |
·实验程序 | 第49页 |
·风冷降温式车轮的风量计算 | 第49-52页 |
·风量计算的公式推导 | 第49-51页 |
·新型车轮的风量计算 | 第51-52页 |
·热量的输入和输出计算 | 第52-54页 |
·热量的输入计算 | 第52-53页 |
·热量的输出的计算 | 第53-54页 |
·降温实验 | 第54-56页 |
·新型车轮室内环境中的降温实验 | 第54-55页 |
·新型车轮室外环境中的降温实验 | 第55页 |
·原有铝合金车轮室外试验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新型车轮室内与室外降温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不同转速下室内外降温效果对比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