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3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简介 | 第10页 |
| ·微生物絮凝剂 | 第10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 | 第10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微生物絮凝基因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基因工程絮凝菌 | 第13页 |
| ·酿酒酵母絮凝基因 | 第13-14页 |
| ·絮凝蛋白 FLO5 氨基酸组成 | 第14-15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 第15-16页 |
| ·架桥学说 | 第15页 |
| ·电中和作用 | 第15页 |
| ·卷扫作用 | 第15页 |
| ·化学反应机理 | 第15-16页 |
|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因素 | 第16-18页 |
| ·遗传因素 | 第16页 |
| ·环境因素 | 第16-18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情况 | 第18-19页 |
| ·城市污水处理 | 第18页 |
| ·畜产废水处理 | 第18页 |
| ·建材废水处理 | 第18页 |
| ·印染废水脱色 | 第18页 |
| ·处理食品废水和膨胀污泥 | 第18-19页 |
|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19-21页 |
|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简介 | 第19-20页 |
| ·pET 表达系统 | 第20-2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23-28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3-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絮凝基因 FLO5 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28-4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 ·菌株与载体 | 第28页 |
| ·酶与试剂 | 第28页 |
| ·培养基配置和溶液的制备 | 第28-29页 |
| ·引物设计 | 第29-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7页 |
| ·目的基因 FLO5 的克隆 | 第30-31页 |
| ·目的基因 FLO5 的获得(PCR 扩增) | 第31-32页 |
|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32页 |
| ·TA 克隆 | 第32页 |
| ·大肠杆菌 JM10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33页 |
| ·转化 | 第33页 |
| ·pMD18-T-FLO5 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 | 第33-36页 |
| ·重组质粒 pET22b-FLO5、pET28a-FLO5 转化大肠杆菌 BL21(DE3) | 第36页 |
| ·外源基因 FLO5 在大肠杆菌 BL21(DE3)中诱导表达 | 第36-37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 ·目的基因 FLO5 的克隆 | 第37-39页 |
| ·FLO5 基因的测序与序列分析 | 第39页 |
|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39-42页 |
| ·外源基因 FLO5 在大肠杆菌 BL21(DE3)中诱导表达 | 第42-43页 |
| ·重组菌絮凝率的测定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和鉴定 | 第45-55页 |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 ·菌种来源 | 第45页 |
|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 第45-46页 |
| ·菌种的筛选 | 第46-49页 |
| ·菌种的分离纯化 | 第46-47页 |
| ·筛选方法 | 第47页 |
| ·絮凝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47页 |
| ·形态特征 | 第47-48页 |
| ·生理生化特征测试 | 第48-49页 |
| ·筛选结果 | 第49-50页 |
| ·初筛结果 | 第49页 |
| ·复筛结果 | 第49-50页 |
| ·菌种鉴定 | 第50-54页 |
| ·形态特征 | 第50-51页 |
| ·生理生化特征 | 第51页 |
| ·16S rDNA 序列分析 | 第51-54页 |
| ·鉴定结论 | 第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55-64页 |
| ·Plackett-Burman 设计 | 第55-56页 |
| ·响应面实验设计 | 第56-58页 |
| ·混合菌絮凝率测定 | 第5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 ·Plackett-Burman 设计 | 第58-59页 |
| ·响应面实验设计 | 第59-62页 |
| ·混合菌絮凝率测定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 ·研究结论 | 第64页 |
| ·研究创新性 | 第64-65页 |
| ·建议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附录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