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3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3.4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隔代教育的现状——基于西安市部分社区的调查 | 第18-30页 |
2.1 家庭层面 | 第18-21页 |
2.2 教育层面 | 第21-26页 |
2.3 社会层面 | 第26-30页 |
第三章 隔代教育背景下青少年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3.1 亲子感情出现裂痕 | 第30-31页 |
3.2 人格发展不健全 | 第31页 |
3.3 交际能力欠缺 | 第31页 |
3.4 思想受束缚 | 第31-34页 |
第四章 社会工作方法推动隔代教育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途径 | 第34-48页 |
4.1 针对学校青少年的小组工作 | 第34-44页 |
4.1.1 小组工作性质 | 第34页 |
4.1.2 小组工作目标与基本信息 | 第34-35页 |
4.1.3 小组工作实施与评估 | 第35-42页 |
4.1.4 小组工作实践反思 | 第42-44页 |
4.2 多渠道获得社会支持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