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行为下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8页 |
第1章 导言 | 第18-2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风险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 | 第19-20页 |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与农业保险 | 第20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20-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2-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研究数据来源及方法 | 第25-26页 |
·研究数据来源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6-28页 |
·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不足之处 | 第27-28页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8-38页 |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主体行为决策理论研究 | 第28-29页 |
·农户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行为研究 | 第29-31页 |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市场行为研究 | 第31-33页 |
·政府介入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行为研究 | 第33-36页 |
·农业保险补贴的争论 | 第33-34页 |
·农业保险抑或灾害救助? | 第34-36页 |
·农业保险中政府边界研究 | 第36页 |
·其他政府风险管理方式分析 | 第36页 |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选择及策略研究 | 第36-38页 |
第3章 湖北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与管理机制考察 | 第38-52页 |
·湖北省农业生产概况 | 第38页 |
·湖北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概况 | 第38-42页 |
·湖北省农业生产地理与气候条件 | 第38-39页 |
·湖北省农业自然灾害特征分析 | 第39-42页 |
·湖北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考察 | 第42-50页 |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演变 | 第42-47页 |
·湖北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剖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农户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策略选择行为分析 | 第52-83页 |
·调查问卷设计与方法 | 第52-54页 |
·调查目的 | 第52-53页 |
·调查方法 | 第53页 |
·调查内容 | 第53页 |
·样本选择 | 第53-54页 |
·样本农户基本信息 | 第54-58页 |
·样本农户年龄特征 | 第54-55页 |
·样本农户文化特征 | 第55页 |
·样本农户家庭结构特征 | 第55-57页 |
·样本农户家庭经济特征 | 第57-58页 |
·样本农户风险认知行为分析 | 第58-62页 |
·样本农户风险来源认知 | 第58-59页 |
·样本农户自然灾害风险认知 | 第59-60页 |
·样本农户自然灾害损失认知 | 第60-62页 |
·样本农户风险管理行为分析 | 第62-69页 |
·样本农户自然灾害信息获取途径分析 | 第62页 |
·样本农户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事前策略分析 | 第62-63页 |
·样本农户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事后策略分析 | 第63-64页 |
·样本农户农业保险认知及态度分析 | 第64-67页 |
·样本农户对其他风险管理策略行为选择和评价 | 第67-69页 |
·农户风险管理行为影响因素 | 第69-82页 |
·农户风险行为偏好 | 第69-70页 |
·农户自我风险管理行为选择影响因素 | 第70-74页 |
·农户参保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 | 第74-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5章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市场主体行为分析 | 第83-116页 |
·农业保险主体供给行为分析 | 第83-98页 |
·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供给分析 | 第83-88页 |
·农业保险供给主体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 | 第88-93页 |
·湖北省农业保险供给现状 | 第93-98页 |
·农业保险再保险市场供给分析 | 第98-105页 |
·我国再保险市场及制度环境 | 第98-99页 |
·再保险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均衡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99-101页 |
·湖北省农业保险再保险安排 | 第101-105页 |
·创新的金融市场风险转移工具供给分析 | 第105-115页 |
·创新的农业保险产品 | 第106-107页 |
·天气衍生品 | 第107-112页 |
·湖北省天气指数保险契约安排——以油菜为例 | 第112-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6章 政府介入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行为分析 | 第116-143页 |
·政府制度供给行为分析 | 第116-128页 |
·政府农业自然灾害救济制度 | 第116-123页 |
·政府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 | 第123-128页 |
·政府公共物品供给行为分析 | 第128-135页 |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 第128-133页 |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第133-135页 |
·政府最后保险人角色分析 | 第135-142页 |
·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国内实践 | 第135-138页 |
·湖北省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机制 | 第138-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7章 完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 第143-153页 |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核心机制 | 第143-147页 |
·风险自担机制 | 第143-145页 |
·市场转移机制 | 第145-147页 |
·政府介入机制 | 第147页 |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运行保障机制 | 第147-151页 |
·整合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组织 | 第148-149页 |
·完善农业自然灾害管理的立法和监管机制 | 第149-150页 |
·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体系 | 第150-151页 |
·完善和规范涉农资金的投入保障机制 | 第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3页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53-159页 |
·全文总结 | 第153-155页 |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155-158页 |
·主要结论 | 第155-157页 |
·政策含义 | 第157-158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5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72页 |
附录Ⅰ | 第172-176页 |
附录Ⅱ | 第176-178页 |
附录Ⅲ | 第178-179页 |
附录Ⅳ | 第179-18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81-182页 |
致谢 | 第182-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