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盾壳霉产孢和生长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縮略词表第12-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7页
   ·植物病原真菌核盘菌的危害与菌核病的防治第13-15页
     ·核盘菌及其危害第13页
     ·核盘菌的致病与侵染机理第13-14页
     ·作物菌核病的防治第14-15页
   ·生防真菌盾壳霉研究进展第15-19页
     ·盾壳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第15-16页
     ·盾壳霉的生防机制研究第16-18页
     ·盾壳霉的生防潜力及生产应用研究第18-19页
   ·真菌的分生孢子发育研究进展第19-24页
     ·G蛋白相关信号途径参与调控真菌分生孢子的形成第20页
     ·MAPK信号途径参与调控真菌分生孢子的形成第20-21页
     ·cAMP信号相关途径参与调控真菌分生孢子的形成第21-22页
     ·其他参与调控真菌分生孢子形成的信号途径第22-23页
     ·盾壳霉分生孢子发育的研究进展第23-24页
   ·蛋白质互作的研究第24-25页
     ·酵母双杂交第24-25页
     ·双分子荧光互补第25页
     ·免疫共沉淀第25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构建盾壳霉T-DNA插入体库第27-34页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盾壳霉菌株和培养条件第27页
     ·菌株和载体第27-28页
     ·农杆菌介导转化盾壳霉第28-29页
     ·DNA的抽提和Southern杂交第29页
     ·反向PCR克隆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第29-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表型异常突变体的筛选第30页
     ·Southern杂交验证T-DNA插入的拷贝数第30-31页
     ·反向PCR克隆T-DNA插入侧端的核苷酸序列第31-33页
   ·讨论第33-34页
第三章 CmPEX6参与调控盾壳霉分生孢子形成和寄生能力第34-52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8页
     ·菌株和培养条件第35页
     ·盾壳霉菌株生长速度的测定第35页
     ·盾壳霉菌株产孢量的测定第35页
     ·盾壳霉菌株菌丝形态的观察第35页
     ·盾壳霉菌株寄生菌核能力的测定第35-36页
     ·DNA的提取和Southern杂交第36页
     ·RNA的抽提和cDNA的合成第36页
     ·载体的构建与盾壳霉转化第36-37页
     ·外源添加乙酰辅酶A和乙醛酸对产孢的影响第37页
     ·CmPEX6突变体在含有油酸的培养基上的生长能力测定第37页
     ·菌株内NO和H_2O_2的含量测定第37-38页
     ·数据分析第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50页
     ·T-DNA插入突变体ZS-1NT22803的生物学表型第38-40页
     ·ZS-1NT22803丧失了寄生核盘菌菌核的能力第40-41页
     ·突变体ZS-1NT22803与核盘菌对峙培养第41-42页
     ·ZS-1NT22803中T-DNA单拷贝插入第42页
     ·CmPEX6的克隆和盾壳霉中CmPEX6拷贝数的分析第42-43页
     ·RT-PCR检测CmPEX6的表达第43-44页
     ·序列分析第44-45页
     ·敲除和互补实验分析CmPEX6基因的功能第45-47页
     ·CmPEX6突变体不能在含有油酸的培养基上生长第47页
     ·添加外源乙酰辅酶A和乙醛酸能部分恢复突变体产孢能力第47-48页
     ·盾壳霉菌丝中NO和H_2O_2的含量第48-50页
   ·结论与讨论第50-52页
第四章 NOX1信号途径参与调控盾壳霉的产孢和寄生第52-75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3-57页
     ·CmNOX1和CmNOX2的克隆第53页
     ·构建敲除和互补载体第53-54页
     ·NBT染色观察活性氧的产量第54页
     ·RNA提取和qRT-PCR验证第54-55页
     ·酵母双杂交第55页
     ·荧光双分子验证蛋白质间的互作第55-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72页
     ·CmNOX1/CmNOX2基因第57-58页
     ·CmNOX1在盾壳霉产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第58-61页
     ·CmNOX1在寄生菌核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第61-63页
     ·CmNOX1和CmNOX2突变体中ROS的含量显著下降第63页
     ·CmNOX1受核盘菌的诱导表达第63-64页
     ·CmNOX1受到CmNOXR和CmRAC1共同调控第64-65页
     ·盾壳霉中CmNOX1能与CmSlt2互作第65-66页
     ·CmNOX1调控CmSlt2的核定位第66-67页
     ·在ΔCmRAC1中超表达CmSlt2能部分恢复产孢能力第67-69页
     ·CmNOX1信号途径调控CmPks1的表达第69-70页
     ·CmNOX1信号途径调控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第70-72页
   ·结论与讨论第72-75页
第五章 盾壳霉CmRac1通过与CmCla4互作来调控生长性状第75-87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76-77页
   ·结果与分析第77-86页
     ·T-DNA插入突变体ZS-1T25694的生物学表型第77页
     ·CmCla4基因的克隆第77-79页
     ·CmCla4在盾壳的生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第79-81页
     ·CmRAC1在盾壳霉产孢和生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第81-82页
     ·盾壳霉中表达稻瘟菌RAC1基因能恢复ΔCmRAC1基因的表型第82-83页
     ·CmRAC1与CmCla4互作调控盾壳霉生长第83-84页
     ·CmFUS3在盾壳霉产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第84-86页
   ·结论果与讨论第86-8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91页
   ·结论第87-89页
   ·展望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18内生质粒pBMB0228的分离融合机制
下一篇:主体行为下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研究--以湖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