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棉花纤维素合酶基因CesAs克隆和酶活性分析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第1-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前言第11-19页
   ·植物纤维素和纤维素合酶第11-13页
     ·高等植物纤维素结构第11页
     ·高等植物纤维素合酶第11-12页
     ·纤维素合酶复合体的组成第12-13页
   ·植物纤维素合酶活性及调控因子第13-15页
     ·纤维素合酶的不稳定性和纤维素体外合成的复杂性第13-14页
     ·纤维素体外合成进展第14页
     ·纤维素合成的调控第14-15页
   ·棉花纤维素合酶研究进展第15-18页
     ·棉花纤维的发育过程第15-16页
     ·棉花纤维素合酶基因第16-17页
     ·棉花纤维素合酶活性鉴定第17-18页
   ·果胶甲酯酶的功能第18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9-41页
   ·材料第19页
   ·菌株和载体第19-21页
   ·棉花CesAs和PME的EST序列第21-22页
   ·棉花基因的克隆第22-32页
     ·RNA提取第22-23页
     ·DNA提取第23-24页
     ·质粒提取第24页
     ·PCR扩增、产物回收和载体连接第24-26页
     ·E.coli感受态细胞制备第26页
     ·外源片段的转化及检测第26-27页
     ·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第27-32页
   ·载体构建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32-34页
     ·GhPME1和GhPEL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页
     ·GhPME1和Ghβ-1,3-glucanase的RNAi载体构建第32-33页
     ·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棉花第33-34页
   ·棉花纤维素合酶活性鉴定第34-38页
     ·棉纤维膜蛋白的提取第34-35页
     ·纤维素体外合成第35-36页
     ·免疫共沉淀(Co-IP)第36页
     ·SDS-PAGE第36-38页
     ·Western blotting第38页
   ·目的蛋白纯化第38-41页
     ·原核表达蛋白的纯化第38-40页
     ·抗体纯化第40-4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1-65页
   ·GhCesA6、GhCesA7和GhPME1全长cDNA克隆第41-46页
     ·序列比对和引物设计第41-42页
     ·GhCesA6全长cDNA克隆第42-43页
     ·GhCesA7全长cDNA克隆第43-45页
     ·GhPMEl基因克隆第45-46页
   ·GhCESAs和GhPME1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6-51页
     ·GhCESAs和GhPME1的保守结构域分析第46-48页
     ·植物CESAs和PMEs的聚类分析第48-50页
     ·GhCESAs和GhPME1跨膜结构分析第50-51页
     ·GhCESAs和GhPME1分子量和等电点分析第51页
   ·GhCesA6、GhCesA7和GhPME1 mRNA表达模式第51-52页
   ·GhPME1抗原制备第52-55页
     ·GhPME1抗原表位分析第52-53页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3页
     ·诱导表达第53-54页
     ·抗原纯化第54-55页
   ·转基因载体的构建和遗传转化第55-58页
     ·GhPME1和GhPEL超表达载体构建第55-56页
     ·GhPME1和Gβ-1,3-glucanase RNAi载体构建第56-57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57-58页
   ·棉花纤维素合酶活性鉴定第58-65页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第58页
     ·提取方法对酶活性的影响第58-59页
     ·纤维素酶对酶活性的影响第59-61页
     ·磷酸化水平对酶活性的调控第61-62页
     ·氧化还原状态对酶活性的调控第62-63页
     ·不同发育时期的酶活性分析第63-65页
4 讨论第65-71页
   ·棉纤维膜蛋白的提取方法第65-66页
   ·表面活性剂对原生质膜的裂解第66-67页
   ·氧化还原状态对酶活性的影响第67页
   ·体外合成产物的分离鉴定第67-68页
   ·总结第68-69页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附录第76-95页
 附录Ⅰ. 试剂配方第76-77页
 附表Ⅱ. 引物信息第77-78页
 附录Ⅲ. 克隆序列第78-94页
 附录Ⅳ. 用于聚类分析的氨基酸序列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花显微切割技术体系的建立及着丝粒序列探索研究
下一篇:水稻OspPLA家族鉴定和OspPLAⅢα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