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抗原表位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40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6页 |
·细胞、毒株、菌株、实验动物和多肽 | 第21页 |
·载体 | 第21-22页 |
·工具酶及相关试剂 | 第22-23页 |
·培养基、抗生素及其配制 | 第23-24页 |
·相关缓冲液和试剂及其配制 | 第24-25页 |
·其它试剂与缓冲液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40页 |
·细胞培养 | 第26页 |
·病毒增值 | 第26页 |
·总cD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目的片段的扩增 | 第27-28页 |
·原核和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28-29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29-30页 |
·单抗的制备(徐志凯,1992) | 第30-33页 |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 | 第33页 |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有限稀释法) | 第33-34页 |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 第34页 |
·单克隆抗体(腹水)效价的测定 | 第34页 |
·单克隆抗体的亚类鉴定 | 第34-35页 |
·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ting验证 | 第35-36页 |
·单克隆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FA)验证 | 第36-37页 |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计数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 | 第37页 |
·Nsp7蛋白主要抗原表位的分析 | 第37页 |
·抗原表位的初步确定 | 第37-38页 |
·小片段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38-39页 |
·小片段间接ELISA分析 | 第39页 |
·Peptide-ELISA验证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0-56页 |
·病毒的增殖培养 | 第40页 |
·Nsp7基因的PCR扩增 | 第40-41页 |
·原核和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1-42页 |
·重组Nsp7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 第42-43页 |
·重组Nsp7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43页 |
·重组Nsp7蛋白最佳包被浓度的确定 | 第43页 |
·免疫BALB/C小鼠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43-45页 |
·抗Nsp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筛选 | 第45-46页 |
·抗Nsp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抗体亚类的鉴定 | 第46页 |
·抗Nsp7蛋白单克隆抗体(腹水)的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46页 |
·Western Blotting验证抗Nsp7蛋白单克隆抗体 | 第46-48页 |
·间接免疫荧光(IFA)验证抗Nsp7蛋白单克隆抗体 | 第48-49页 |
·染色体计数鉴定杂交瘤细胞 | 第49页 |
·Nsp7蛋白抗原表位的分析结果 | 第49-51页 |
·Nsp7蛋白四个小片段的设计和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51页 |
·四个小片段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 第51-53页 |
·小片段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 | 第53-54页 |
·小片段间接ELISA分析结果 | 第54页 |
·Peptide-ELISA验证抗Nsp7单抗的抗原表位 | 第54-56页 |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 | 第56-60页 |
·讨论 | 第56-59页 |
·PRRSV非结构蛋白 | 第56页 |
·动物免疫 | 第56页 |
·细胞融合 | 第56-57页 |
·克隆(有限稀释法) | 第57页 |
·筛选 | 第57页 |
·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 第57-58页 |
·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