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城市污泥减量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污泥减量化 | 第10-11页 |
| ·污泥减量化的定义及特点 | 第10-11页 |
| ·污泥减量化的重要性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物理法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热处理 | 第11-12页 |
| ·超声波 | 第12页 |
| ·机械破碎法 | 第12页 |
| ·化学法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臭氧 | 第12-13页 |
| ·氯气 | 第13页 |
| ·酸碱 | 第13页 |
| ·投加解偶联剂 | 第13-14页 |
| ·生物法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酶法处理 | 第14页 |
| ·生物强化之投加多功能生物制剂 | 第14-15页 |
| ·微型后生动物处理活性污泥 | 第15-16页 |
| ·影响微型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 第16-17页 |
| ·温度 | 第16页 |
| ·pH 与盐度 | 第16-17页 |
| ·溶解氧 | 第17页 |
| ·微型后生动物处理活性污泥的工艺探讨 | 第17-20页 |
| ·两段式生物反应器 | 第17-18页 |
| ·淹没式生物膜法 | 第18-19页 |
| ·蚯蚓生态滤池 | 第19页 |
| ·微型动物直接接种法 | 第19-20页 |
| ·论题的提出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 ·论题的提出 | 第20-22页 |
| ·创新点 | 第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 ·污泥 | 第25页 |
| ·脱水污泥 | 第25页 |
| ·曝气池污泥 | 第25页 |
| ·污水 | 第25-26页 |
| ·河蚬 | 第26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6-31页 |
| ·选定适用于河蚬减量污泥实验的污水厂污泥 | 第26页 |
| ·河蚬最佳养殖密度的确定 | 第26-29页 |
| ·不同养殖密度下河蚬的存活率 | 第26-27页 |
| ·不同养殖密度下河蚬对 COD 的去除实验 | 第27-28页 |
| ·不同养殖密度下重金属对河蚬主要器官的损伤 | 第28-29页 |
| ·最佳养殖密度下河蚬对污泥减量化 | 第29-30页 |
| ·河蚬处理污泥对污泥性状与有机物质量分数的影响 | 第29页 |
| ·河蚬处理污泥对水中 SS 的影响 | 第29页 |
| ·河蚬减量污泥对水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 | 第29-30页 |
| ·最佳养殖密度下河蚬对污泥中重金属转移规律 | 第30-31页 |
| ·河蚬减量污泥重金属的转移规律 | 第30页 |
| ·河蚬减量污泥对水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 ·污泥理化性质测定 | 第31页 |
| ·污泥重金属含量及河蚬软体肌肉组织重金属含量测定 | 第31页 |
| ·污水中全 N、全 P 测定 | 第31-32页 |
| ·污水中可溶性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第32页 |
| ·河蚬处理污泥 CODcr 及 SS 的测定 | 第32页 |
| ·重金属对河蚬软体肌肉组织体表的损伤观察 | 第32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2-33页 |
| 第3章 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性质分析与评价 | 第33-42页 |
| ·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产生 | 第33页 |
| ·不同季节污泥的 pH 值、电导率和盐分 | 第33-34页 |
| ·污泥的养分 | 第34-38页 |
| ·污泥的养分含量 | 第34-36页 |
| ·夏季和冬季污泥样品养分含量比较 | 第36-37页 |
| ·污泥中养分间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 ·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 第38-41页 |
| ·不同季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 | 第38-40页 |
| ·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素 | 第40页 |
| ·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同源性分析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河蚬最佳养殖密度的确定 | 第42-49页 |
| ·河蚬的养殖密度 | 第42-48页 |
| ·不同养殖密度下河蚬的存活率 | 第42-43页 |
| ·不同养殖密度下河蚬对 COD 的去除实验 | 第43-45页 |
| ·不同养殖密度下重金属对河蚬主要器官的损伤 | 第45-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 ·讨论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最佳养殖密度下河蚬对污泥减量化 | 第49-55页 |
| ·最佳养殖密度下河蚬对污泥的减量效果 | 第49-51页 |
| ·河蚬处理污泥对污泥性状与有机物质量分数的影响 | 第49页 |
| ·河蚬处理污泥对水中 SS 的影响 | 第49-51页 |
| ·最佳养殖密度下河蚬对污泥的减量机理 | 第51-53页 |
| ·河蚬在短时间内对水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 | 第52-53页 |
| ·河蚬在长时间内对水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6章 最佳养殖密度下河蚬对污泥中重金属的转移 | 第55-58页 |
| ·河蚬减量污泥重金属的转移规律 | 第55-56页 |
| ·河蚬减量污泥对水中可溶性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7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第58-60页 |
| ·全文结论 | 第58页 |
| ·问题及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