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厂论文--工厂设备及安装论文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轮毂型号自动识别系统的开发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轮毂企业的发展和柔性制造技术第10-11页
     ·轮毂企业的发展第10页
     ·柔性制造技术第10-11页
   ·简述计算机视觉第11-14页
     ·概念简述第11-12页
     ·计算机视觉与人类视觉间的对比第12-13页
     ·计算机视觉研究现状第13-14页
   ·轮毂自动识别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第14-16页
     ·国外识别技术发展状况第14-15页
     ·国内自动识别技术发展状况第15-16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6-18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6-17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轮毂型号自动识别系统总体设计第18-34页
   ·轮毂自动识别系统的用途与技术要求第18页
   ·自动识别系统结构设计方案第18-32页
     ·特征识别的方案生成第18-19页
     ·识别系统的框架构成第19-21页
     ·软件系统第21-23页
     ·硬件系统第23-32页
   ·自动识别系统台架设计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相机标定及畸变校正第34-42页
   ·相机的几何模型第34-37页
     ·图像坐标系第34-35页
     ·相机坐标系第35-36页
     ·世界坐标系第36页
     ·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第36-37页
   ·图像的畸变及畸变校正第37-38页
     ·畸变与畸变校正的概念第37-38页
     ·非线性相机标定模型第38页
   ·轮毂识别系统的相机标定及畸变校正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图像预处理第42-57页
   ·图像的去噪处理第43-47页
     ·均值滤波第43-44页
     ·中值滤波第44-45页
     ·维纳滤波第45页
     ·本节小结第45-47页
   ·基于图像灰度的图像分割第47-53页
     ·阈值分割算法第48-50页
     ·本节小结第50-53页
   ·数学形态化处理第53-56页
     ·膨胀与腐蚀运算第53页
     ·开运算与闭运算第53-55页
     ·本节小结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图像特征提取第57-83页
   ·图像特征的选取标准第57-58页
   ·轮毂轮廓外圆特征提取第58-72页
     ·基于边缘检测技术的轮廓圆提取第58-68页
     ·拟合轮毂轮廓外圆的半径第68-72页
   ·轮毂孔洞数特征提取第72-76页
   ·不变矩特征提取第76-82页
     ·Hu 不变矩第76-78页
     ·Zernike 矩第78-80页
     ·本节小结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型号识别第83-87页
   ·型号识别分类器设计第83-85页
   ·型号识别的实现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结论第87-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致谢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R340N天然气发动机的匹配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城市客车布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