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次 | 第10-13页 |
图清单 | 第13-15页 |
附表清单 | 第15-16页 |
1 绪论 | 第16-34页 |
·大豆蛋白资源利用现状 | 第16-17页 |
·大豆蛋白资源 | 第16页 |
·大豆蛋白的利用 | 第16-17页 |
·大豆肽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17-30页 |
·大豆肽的营养价值 | 第17-18页 |
·大豆肽的生物活性 | 第18-21页 |
·大豆肽的获得途径 | 第21-25页 |
·分子量与大豆肽活性 | 第25页 |
·大豆蛋白金属螯合肽的研究 | 第25-27页 |
·多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27-28页 |
·生物活性肽金属螯合机理及其构效关系 | 第28-30页 |
·多肽的化学修饰 | 第30-31页 |
·化学修饰方法 | 第30-31页 |
·磷酸化修饰 | 第31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31-34页 |
·研究意义 | 第31-32页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2 大豆分离蛋白酶促水解制备铁螯合肽的条件优化 | 第34-56页 |
·前言 | 第34-3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5-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43页 |
·脱植酸方法的选择 | 第36-37页 |
·化学修饰方法的选择及工艺优化 | 第37-38页 |
·酶种类的选择及工艺优化 | 第38-40页 |
·测定方法 | 第40-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5页 |
·脱植酸前后大豆分离蛋白植酸含量的变化 | 第43页 |
·化学修饰方法的选择及工艺优化 | 第43-47页 |
·酶种类的选择及工艺优化 | 第47-51页 |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第5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3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肽-铁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 第56-69页 |
·前言 | 第56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56-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实验仪器 | 第56-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60页 |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肽-铁复合物的制备 | 第57页 |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肽-铁复合物成分分析 | 第57-58页 |
·铁肽复合物性质鉴定 | 第58-59页 |
·铁含量测定 | 第59-60页 |
·铁螯合率测定 | 第60页 |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肽-铁复合物得率的测定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8页 |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肽-铁复合物制备 | 第60-65页 |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肽-铁复合物成分分析 | 第65页 |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肽-铁复合物性质鉴定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4 大豆分离蛋白铁螯合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69-79页 |
·前言 | 第6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9-70页 |
·材料 | 第69-70页 |
·实验仪器 | 第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2页 |
·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组合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的分离 | 第70页 |
·亲和层析色谱分离大豆分离蛋白肽 | 第70-71页 |
·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 第71页 |
·分析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 第71页 |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ESI-MS/MS)分析 | 第71页 |
·测定方法 | 第71-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78页 |
·超滤分离 | 第72-74页 |
·亲和层析色谱分离 | 第74-75页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 第75-77页 |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ESI-MS/MS)分析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5 论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第79-81页 |
·论文总结 | 第79-8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0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1页 |
作者简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