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鸿沟对记忆和归因的影响
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1-22页 |
一.共情(empathy) | 第11-13页 |
(一) 共情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 共情的结构 | 第12页 |
(三) 研究共情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共情鸿沟(empathygap) | 第13-22页 |
(一) 共情鸿沟的定义 | 第14-15页 |
(二) 共情鸿沟产生的原因 | 第15-16页 |
(三) 共情鸿沟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四) 共情鸿沟对归因的影响 | 第18-19页 |
(五) 共情鸿沟对记忆的影响 | 第19-20页 |
(六) 研究共情鸿沟的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 | 第22-2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22-24页 |
二.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5-44页 |
实验一 共情鸿沟对记忆的影响 | 第25-31页 |
(一) 目的 | 第25页 |
(二) 方法 | 第25-26页 |
(三)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四) 讨论 | 第29-31页 |
实验二 共情鸿沟在归因他人行为时产生的影响 | 第31-38页 |
(一) 目的 | 第31页 |
(二) 方法 | 第31-32页 |
(三)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四) 讨论 | 第36-38页 |
实验三 共情鸿沟是否能被有意识地消除 | 第38-44页 |
(一) 目的 | 第38页 |
(二) 方法 | 第38-39页 |
(三)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四) 讨论 | 第42-44页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第44-50页 |
一. 共情鸿沟对记忆和归因的影响 | 第44页 |
二. 产生共情鸿沟的本质原因是“记忆受限” | 第44-46页 |
三. 共情鸿沟对于日常生活的启示 | 第46-50页 |
第五部分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一. 研究小结 | 第50页 |
二.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