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4页 |
·利用飞行机器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视点优选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视点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摄像机视点的描述方式 | 第18-19页 |
·摄像机的特征检测约束 | 第19-23页 |
·视点规划的分类 | 第23-24页 |
·基于已知模型的视点规划 | 第23-24页 |
·基于未知模型的视点规划 | 第24页 |
·视点评价方法 | 第24-27页 |
·最小—最大原则评价标准 | 第24-26页 |
·基于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的视点评价标准 | 第26页 |
·其他评价标准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视点优选 | 第28-43页 |
·选择合适的目标模型数据 | 第28-29页 |
·三维图形的面图形学表示方式 | 第28页 |
·三维图形的体图形学表示 | 第28-29页 |
·产生候选视点区域 | 第29-33页 |
·最优视点判定标准 | 第33-40页 |
·最优视点的寻优策略 | 第40-42页 |
·离散寻优 | 第40-41页 |
·连续寻优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视点优选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3-54页 |
·电塔模型的输入及处理 | 第43-45页 |
·产生候选视点区域 | 第45-47页 |
·离散优选结果 | 第47页 |
·GA优选结果 | 第47-52页 |
·离散寻优与连续寻优结果比较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4-57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贡献 | 第54-55页 |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