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规制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17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4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研究的价值 | 第14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研究中的难点和创新 | 第15-17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5-16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研究范畴和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17-18页 |
·产业规制政策的概念 | 第17页 |
·产业规制政策的特征 | 第17-18页 |
·本文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公共利益/利益集团理论 | 第18-20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0页 |
·委托代理/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22页 |
·理论在文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3 我国产业规制政策的制定 | 第23-31页 |
·规制政策制定的参与者 | 第23-25页 |
·立法机关 | 第23页 |
·行政机关 | 第23-24页 |
·执政党 | 第24页 |
·利益集团 | 第24-25页 |
·大众传媒 | 第25页 |
·公众 | 第25页 |
·议程设置 | 第25-29页 |
·市场失灵 | 第26-28页 |
·利益集团博弈 | 第28页 |
·政治压力 | 第28-29页 |
·政策合法化过程 | 第29-31页 |
4 产业规制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7页 |
·影响产业规制政策制定的因素 | 第31-33页 |
·现有法律法规 | 第31-32页 |
·规制机构的职权 | 第32页 |
·公众参与程度 | 第32-33页 |
·政策环境 | 第33页 |
·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 第33-37页 |
·有限理性 | 第33页 |
·多重委托——代理 | 第33-35页 |
·交易成本 | 第35-37页 |
5 美国的政策制定过程对我国的优化启示 | 第37-45页 |
·美国的政策制定过程 | 第37-41页 |
·美国的规制政策运作过程 | 第37-39页 |
·美国规制政策制定的特点 | 第39-41页 |
·优化我国产业规制政策制定过程的建议 | 第41-45页 |
·完善规制法律体系 | 第42页 |
·构建独立性规制机构 | 第42-43页 |
·提高公众参与度 | 第43页 |
·尝试建立规制影响评估体系 | 第43-45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