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贵族讲史现象初探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贵族历史知识的来源 | 第18-23页 |
| ·口耳相传 | 第19-20页 |
| ·官学教育 | 第20-21页 |
| ·私学教育 | 第21-22页 |
| ·家族传统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讲史内容 | 第23-67页 |
| ·上古传说 | 第23-30页 |
| ·部族职官 | 第24-26页 |
| ·部族历史 | 第26-30页 |
| ·夏代传说 | 第30-39页 |
| ·鲧禹传说 | 第31-35页 |
| ·铸鼎象物 | 第35-36页 |
| ·羿浞代夏 | 第36-38页 |
| ·孔甲好龙 | 第38-39页 |
| ·夏商兴亡 | 第39-43页 |
| ·西周历史 | 第43-63页 |
| ·文王肇周 | 第43-47页 |
| ·武王克商 | 第47-52页 |
| ·周公功绩 | 第52-56页 |
| ·昭穆事迹 | 第56-58页 |
| ·西周衰亡 | 第58-60页 |
| ·西周制度 | 第60-61页 |
| ·追溯祖先 | 第61-63页 |
| ·春秋历史 | 第63-67页 |
| 第四章 述史手法与目的 | 第67-111页 |
| ·述史手法 | 第67-79页 |
| ·同类相举 | 第67-70页 |
| ·正反对比 | 第70-73页 |
| ·夹叙夹议 | 第73-76页 |
| ·先叙后议 | 第76-77页 |
| ·先论后叙 | 第77-79页 |
| ·述史目的 | 第79-111页 |
| ·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的以古鉴今 | 第79-89页 |
| ·以强化论辩力度为目的的谈古论今 | 第89-96页 |
| ·以咨询解惑为目的的论史说今 | 第96-104页 |
| ·以劝诫为目的的以史为鉴 | 第104-111页 |
| 第五章 讲史中所反映的历史观 | 第111-130页 |
| ·天命主宰观 | 第111-114页 |
| ·神灵宿命观 | 第114-117页 |
| ·历史变化观 | 第117-119页 |
| ·理性历史观 | 第119-130页 |
| ·德 | 第119-123页 |
| ·礼 | 第123-126页 |
| ·其它 | 第126-130页 |
| 结论 | 第130-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2-137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137-138页 |
| 后记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