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对话德育研究--以湖北省六所高校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1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4页
     ·对话第12-13页
     ·德育第13页
     ·对话德育第13-14页
     ·主体间性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4-15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15-20页
   ·研究目标和方法第20页
     ·研究目标第20页
     ·研究方法第20页
   ·研究不足和创新之处第20-21页
     ·研究不足第20-21页
     ·创新之处第21页
2 对话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2页
   ·对话教育理论第21页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第21-22页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第2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第22页
3 高校对话德育的时代意义和现实需求第22-24页
   ·高校对话德育的时代意义第22-23页
   ·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求第23-24页
     ·改善高校德育师生关系的需要第23-24页
     ·培养学生主体地位与创新精神的需要第24页
     ·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第24页
4 高校对话德育的类型与特征第24-30页
   ·高校对话德育的类型第24-28页
     ·交谈型对话德育第25-26页
     ·探究型对话德育第26-27页
     ·辩论型对话德育第27页
     ·教学型对话德育第27-28页
   ·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特征第28-30页
     ·对话德育内容的广泛性第28-29页
     ·对话德育师生关系的平等性第29页
     ·对话德育师生间对话的艺术性第29-30页
     ·对话德育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性第30页
5 高校对话德育现状与成因分析——基于湖北省六所高校的调查第30-39页
   ·湖北省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第32-37页
     ·传统德育模式仍占主要地位第32-33页
     ·政治性、理论性德育内容仍占主导地位第33-34页
     ·对话德育教学形式单一第34页
     ·德育媒体普遍运用,但实效性与社会评价不高第34-35页
     ·过分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内化程度不够第35-36页
     ·以显性德育为主,隐性教育亟待加强第36-37页
   ·湖北省高校对话德育缺失成因分析第37-39页
     ·对对话德育的规律性把握不足,认识理解存在偏差第37页
     ·德育经费投入不足,对话德育实践开展困难第37-38页
     ·网络文化弱化了对话德育工作者的地位第38-39页
     ·多元价值观对对话德育工作的影响和冲击第39页
6 高校对话德育的机制构建与实现路径第39-45页
   ·高校对话德育的机制构建第39-43页
     ·高校对话德育机制构建的基本要求第39-41页
       ·结构优化,覆盖全面第40页
       ·管理科学,职责明确第40页
       ·关系协调,保障有力第40-41页
     ·高校对话德育的机制构建第41-43页
       ·动力机制第41页
       ·整合机制第41-42页
       ·激励机制第42页
       ·保障机制第42-43页
       ·评估机制第43页
   ·创新高校对话德育实现路径第43-45页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师生关系第43-44页
     ·强化高校德育师资队伍素质建设第44页
     ·凸显高校德育方法的人文关怀第44页
     ·倡导高校德育内容的生活化转向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录第52-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团体心理辅导介入工读学校学生亲社会行为培育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利用现代多元传媒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