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2 灰毡毛忍冬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灰毡毛忍冬形态特征 | 第13页 |
·灰毡毛忍冬的主要分布与生境 | 第13-14页 |
·灰毡毛忍冬栽培与组织培养 | 第14页 |
·灰毡毛忍冬主要化学成分 | 第14页 |
·灰毡毛忍冬的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灰毡毛忍冬的毒副作用 | 第15页 |
3 成花过程的相关研究 | 第15-21页 |
·成花过程中花芽分化的形态学研究 | 第15-16页 |
·影响成花的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环境因子对成花的影响 | 第16-17页 |
·激素对成花的影响 | 第17-19页 |
·营养对成花的影响 | 第19-21页 |
·不同品种对成花的影响 | 第21页 |
·其它因子对成花的影响 | 第21页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花芽分化形态的分化过程 | 第22-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3 讨论 | 第25页 |
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灰毡毛忍冬成花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研究 | 第26-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材料 | 第26-27页 |
·植物样品 | 第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方法 | 第27-30页 |
·取样方法 | 第27页 |
·测定方法 | 第27-30页 |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56页 |
·灰毡毛忍冬成花过程中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变化 | 第30-37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蔗糖含量的变化 | 第31-32页 |
·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果糖含量的变化 | 第33页 |
·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淀粉酶活的变化 | 第34-36页 |
·碳水化合物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灰毡毛忍冬成花过程中叶片含N物质的代谢变化 | 第37-39页 |
·全氮含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 第39页 |
·灰毡毛忍冬成花过程中叶片C/N比值的变化 | 第39-41页 |
·灰毡毛忍冬成花过程中叶片矿质元素的变化 | 第41-50页 |
·Ca含量变化 | 第41-42页 |
·Mg含量变化 | 第42-43页 |
·Fe含量变化 | 第43-44页 |
·Mn含量变化 | 第44-45页 |
·Zn含量变化 | 第45-46页 |
·K含量变化 | 第46-47页 |
·B含量变化 | 第47-48页 |
·P含量变化 | 第48页 |
·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 第48-50页 |
·灰毡毛忍冬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50-56页 |
·ABA含量的变化 | 第50-51页 |
·IAA含量的变化 | 第51-52页 |
·GA_3含量的变化 | 第52-53页 |
·ZT含量的变化 | 第53-54页 |
·内源激素的平衡在成花过程中的变化 | 第54-56页 |
3 讨论 | 第56-60页 |
·碳水化合物与灰毡毛忍冬成花的关系 | 第56-57页 |
·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与灰毡毛忍冬成花的关系 | 第56-57页 |
·淀粉代谢与灰毡毛忍冬成花的关系 | 第57页 |
·含N物质的代谢变化与灰毡毛忍冬成花的关系 | 第57-58页 |
·可溶性蛋白与灰毡毛忍冬成花的关系 | 第57-58页 |
·硝酸还原酶与灰毡毛忍冬成花的关系 | 第58页 |
·C/N比值的变化与灰毡毛忍冬成花的关系 | 第58页 |
·矿质元素与灰毡毛忍冬成花的关系 | 第58-59页 |
·内源激素与成花的关系 | 第59-60页 |
·单一内源激素与成花的关系 | 第59-60页 |
·激素平衡与灰毡毛忍冬成花的关系 | 第60页 |
4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外源激素对灰毡毛忍冬成花的影响 | 第62-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试验材料 | 第62页 |
·试验设计 | 第62页 |
·取样方法 | 第62-63页 |
·测定指标 | 第63页 |
·数据分析 | 第63页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外源激素对花期的影响 | 第63-64页 |
·外源激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64-65页 |
3 讨论 | 第65页 |
4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本试验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第66-67页 |
1 不足之处 | 第66页 |
2 进一步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