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医疗保障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重大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重大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18页 |
·国外城乡统筹医疗保障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城乡统筹医疗保障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技术路线、框架 | 第19-20页 |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0-21页 |
·创新之处 | 第20页 |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2 城乡统筹医疗保障的理论基础借鉴 | 第21-26页 |
·城乡统筹相关理论渊源 | 第21-23页 |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 | 第21页 |
·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理论 | 第21-22页 |
·二元结构”理论 | 第22页 |
·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3页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3页 |
·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 第23页 |
·简要述评 | 第23页 |
·医疗保障理论 | 第23-24页 |
·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 第23-24页 |
·简要述评 | 第24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4-26页 |
·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 第24-25页 |
·简要述评 | 第25-26页 |
3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借鉴 | 第26-31页 |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方式和支付方式 | 第26页 |
·国外医疗保险的管理方式 | 第26-27页 |
·国外医疗保障主要模式 | 第27-31页 |
·国家保障型医疗保险——英国医疗保障模式借鉴 | 第27页 |
·社会医疗保险型——德国医疗保障模式借鉴 | 第27-28页 |
·商业保险型—美国医疗保障模式借鉴 | 第28-29页 |
·储蓄保险型——新加坡医疗保障模式借鉴 | 第29-31页 |
4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现状分析 | 第31-41页 |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变迁 | 第31-32页 |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2-33页 |
·我国城乡医疗差异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成都市农村医疗保障现状分析 | 第34-41页 |
·成都市城乡统筹医疗保障的实施现状 | 第34-38页 |
·成都市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存在的不足 | 第38页 |
·成都市财政对农村医疗投入情况现状分析 | 第38-41页 |
5 成都市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4页 |
·资金来源 | 第41页 |
·政策影响 | 第41-42页 |
·现行户籍制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现行土地制度的影响 | 第42页 |
·管理模式 | 第42页 |
·制度因素 | 第42-44页 |
6 成都城乡统筹医疗保障支撑条件分析 | 第44-48页 |
·公共资源支撑条件分析 | 第44-45页 |
·改革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 第44页 |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第44-45页 |
·技术支撑条件分析 | 第45-48页 |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 第45-47页 |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 第47页 |
·医疗设备投入 | 第47-48页 |
7 成都市统筹医疗保障发展对策分析 | 第48-51页 |
·成都市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发展途径 | 第48页 |
·加大农村卫生环境建设 | 第48页 |
·成立医院管理局 | 第48页 |
·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 | 第48页 |
·成都市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发展对策 | 第48-51页 |
·建立城乡公平性的健康保障机制 | 第49页 |
·“医药分家”,“零差率”销售解决药价高 | 第49页 |
·打造“15 分钟健康圈” | 第49-51页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政策建议 | 第52-53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