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含焦油生物质气再燃还原NO的实验与机理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9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再燃技术简介第18-19页
   ·生物质再燃研究综述第19-27页
     ·生物质直接再燃实验研究第19页
     ·生物质气再燃实验研究第19-21页
     ·再燃详细反应机理研究第21-24页
     ·生物质再燃数值模拟研究第24-26页
       ·详细反应机理第24-25页
       ·简化的反应机理第25页
       ·总包反应机理第25-2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6-27页
   ·焦油研究综述第27-30页
     ·焦油的定义第27页
     ·焦油的形成第27-28页
     ·焦油热裂解研究第28-30页
     ·焦油还原 NO 研究第30页
   ·总结第30-31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9页
第二章 焦油还原NO 的实验研究第39-55页
   ·前言第39页
   ·苯还原 NO 的实验研究第39-45页
     ·管式流动实验台第39-40页
     ·实验方法和步骤第40-41页
     ·实验条件第41-42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2-45页
       ·当量比的影响第42-44页
       ·温度的影响第44-45页
       ·停留时间的影响第45页
   ·苯酚还原 NO 的实验研究第45-52页
     ·微反应器实验台第46-47页
     ·实验方法和步骤第47-49页
     ·实验条件第49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9-52页
       ·当量比的影响第49-50页
       ·温度的影响第50-51页
       ·苯酚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第三章 含焦油生物质气再燃实验研究第55-77页
   ·前言第55页
   ·基于小型批量式生物质气化的再燃实验研究第55-65页
     ·实验台介绍第55-57页
     ·实验原料第57页
     ·实验条件第57页
     ·焦油取样及分析方法第57-59页
       ·焦油取样方法第57-58页
       ·焦油分析方法第58-59页
     ·气化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9-61页
       ·气化炉产气随时间的变化第59-60页
       ·焦油组分分析第60-61页
     ·再燃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1-65页
       ·氧量的影响第61-62页
       ·温度的影响第62页
       ·当量比的影响第62-64页
       ·与其他燃料的比较第64-65页
   ·基于连续进料生物质气化的再燃实验研究第65-75页
     ·实验台介绍第66-68页
       ·20kWe 多功能低 NOx 实验台第66页
       ·10kWth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第66-67页
       ·生物质气化再燃实验台第67-68页
     ·实验原料第68页
     ·实验条件第68-69页
     ·气化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9-71页
       ·气化炉温度及产气随空气量的变化第69-70页
       ·焦油组分分析第70-71页
     ·再燃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1-75页
       ·原始工况和再燃工况比较第71-72页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第72-73页
       ·温度的影响第73-74页
       ·含焦油气再燃实验对比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7页
第四章 苯酚还原NO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构建第77-93页
   ·前言第77页
   ·机理建立思路第77-78页
   ·苯酚裂解路径第78-79页
   ·苯酚裂解详细反应机理第79-88页
     ·苯酚自身热裂解的起始反应第79-81页
     ·苯酚与自由基的反应第81-82页
     ·反应参数的选取第82-83页
     ·重要中间产物的反应第83-88页
       ·苯氧基的反应第83-84页
       ·反应参数的选取第84-85页
       ·环戊二烯、环戊二烯基的反应第85页
       ·其他中间产物的反应第85-88页
   ·还原 NO 的机理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第五章 苯酚还原NO 机理的实验验证及分析第93-113页
   ·前言第93页
   ·Chemkin 简介第93-94页
   ·计算方法第94-97页
     ·模型的选择第94-95页
     ·边界条件第95-96页
     ·求解方法第96页
     ·反应速率分析方法第96-97页
   ·验证结果及分析第97-102页
     ·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随当量比的变化第97-99页
     ·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随温度的变化第99-101页
     ·计算与结果对比-随苯酚浓度的变化第101-102页
   ·苯酚还原 NO 的机理分析第102-111页
     ·苯酚裂解分析第102-103页
     ·苯酚还原 NO 反应路径分析第103-109页
       ·富燃料条件下的反应路径分析第103-106页
       ·富氧条件下的反应路径分析第106-109页
     ·苯酚还原 NO 过程分析第109-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第六章 含焦油生物质气再燃的数值模拟第113-131页
   ·前言第113页
   ·反应机理简化第113-118页
     ·敏感性分析方法介绍第113-114页
     ·敏感性分析第114-117页
       ·NO 的敏感性分析第114-116页
       ·C2H2的敏感性分析第116页
       ·C6H5OH的敏感性分析第116-117页
     ·骨架机理第117-118页
   ·数值模拟第118-129页
     ·湍流-化学反应模型的选择第118-119页
     ·辐射模型的选择第119页
     ·模拟条件和方法第119-120页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120-129页
       ·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第120-124页
       ·再燃区温度的影响第124-125页
       ·模拟与实验对比第125-126页
       ·预测气化气组分的影响第126-127页
       ·预测停留时间的影响第127-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1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第131-134页
   ·全文总结第131-133页
   ·创新点第133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33-134页
符号说明第134-135页
附录 1第135-153页
附录 2第153-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8-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MO通信系统2.4-5GHz宽频段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生物质焦油均相转化及其在焦炭中异相脱除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