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通信系统2.4-5GHz宽频段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课题背景和价值 | 第13-14页 |
·MIMO技术概况和现状 | 第14-15页 |
·宽带接收机的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及作者主要工作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射频前端的基本结构和指标 | 第19-33页 |
·接收系统 | 第19-24页 |
·超外差式接收机 | 第19-20页 |
·零中频接收机 | 第20-22页 |
·镜像抑制接收机 | 第22-23页 |
·Hartley镜像抑制结构 | 第22-23页 |
·Weaver镜像抑制结构 | 第23页 |
·数字中频接收机 | 第23-24页 |
·发射机结构 | 第24-25页 |
·直接变换法 | 第24-25页 |
·两步法 | 第25页 |
·无线收发系统的性能指标 | 第25-33页 |
·噪声系数 | 第25-26页 |
·灵敏度 | 第26-27页 |
·动态范围 | 第27-30页 |
·镜频抑制 | 第30页 |
·发射机技术指标 | 第30-31页 |
·本设计所采用的结构 | 第31-33页 |
第三章 2.4-5GHz宽频段接收机的总体设计 | 第33-54页 |
·系统框图设计 | 第33-43页 |
·混频方案及中频选择 | 第35-37页 |
·低噪声与镜频抑制设计 | 第37-39页 |
·幅度一致性设计 | 第39-41页 |
·中频放大与中频输出 | 第41-43页 |
·性能仿真 | 第43-49页 |
·链路增益仿真 | 第45-46页 |
·噪声系数仿真 | 第46-47页 |
·系统选择性仿真 | 第47-49页 |
·本振方案 | 第49-51页 |
·控制及供电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MIMO宽频段接收机的电路实现 | 第54-65页 |
·信号链路的电路实现 | 第54-61页 |
·一级混频的电路实现 | 第54-57页 |
·二级混频与二中频放大 | 第57-60页 |
·三级混频及中频输出 | 第60-61页 |
·本振和供电的电路实现 | 第61-62页 |
·PCB及布局布线设计 | 第62-64页 |
·板材选取 | 第62页 |
·微带线设计 | 第62-63页 |
·布局、布线与分腔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5-81页 |
·系统实物及测试环境 | 第65-68页 |
·性能测试 | 第68-74页 |
·一级混频测试 | 第68-71页 |
·二级混频测试 | 第71-73页 |
·三级混频测试 | 第73-74页 |
·接收机指标分析 | 第74-78页 |
·镜像频率抑制 | 第74-75页 |
·带内平坦度及中频选择性 | 第75-77页 |
·噪声系数和灵敏度分析 | 第77-78页 |
·系统方案改进 | 第78-80页 |
·变频方案的改进 | 第78-79页 |
·相位一致性设计 | 第79页 |
·腔体及控制方案改进 | 第79-80页 |
·本章小节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