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企业现代化管理论文

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IT能力、组织变革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研究问题提出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7页
   ·论文结构第17-18页
   ·论文创新点第18-20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0-43页
   ·信息技术投资(资产)与企业绩效研究综述第20-26页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提出第20-21页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1-23页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产生的原因第23-26页
   ·IT 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综述第26-34页
     ·外生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第27-30页
     ·内生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第30-33页
     ·IT 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研究第33-34页
   ·企业 IT 应用阶段理论的研究综述第34-37页
   ·组织变革理论的研究综述第37-41页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第43-72页
   ·已有研究中的变量关系概况第43-44页
   ·主要研究变量的定义和解释第44-49页
     ·复杂动态环境第44-45页
     ·企业 IT 能力第45-47页
     ·组织变革第47-48页
     ·组织绩效第48-49页
   ·本文研究假设的提出第49-67页
     ·复杂动态环境与组织变革的关系研究第49-50页
     ·企业 IT 能力与组织变革的关系研究第50-64页
     ·组织变革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第64-66页
     ·复杂动态环境的调节作用第66-67页
   ·研究变量作用关系的概念模型构建第67-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第72-87页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72-82页
     ·复杂动态环境的测度体系第74-75页
     ·IT 能力的测度体系第75-77页
     ·组织变革的测量体系第77-80页
     ·组织绩效的测量体系第80-82页
   ·问卷的形成与修正第82-83页
   ·研究数据的采集第83-85页
     ·问卷发放与筛选第83-84页
     ·研究样本特征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与结论探讨第87-140页
   ·分析方法第87-92页
   ·研究数据特征描述第92-94页
     ·缺失值处理第92-93页
     ·研究数据的描述统计第93-94页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94-114页
     ·复杂动态环境信度和效度检验第96-99页
     ·内部 IT 能力信度和效度检验第99-101页
     ·外部 IT 能力信度和效度检验第101-104页
     ·组织战略变革信度和效度检验第104-106页
     ·组织结构变革信度和效度检验第106-108页
     ·业务流程变革信度和效度检验第108-110页
     ·财务绩效信度和效度检验第110-112页
     ·市场绩效信度和效度检验第112-114页
   ·整体模型分析第114-119页
   ·基于不同复杂动态环境下的比较分析第119-130页
     ·IT 能力协调关系的比较分析第122-125页
     ·IT 能力作用比较分析第125-130页
   ·实证研究结论探讨第130-131页
   ·企业 IT 能力系统演化研究第131-136页
   ·基于 IT 资源构建的 IT 能力提升措施与建议第136-138页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第六章 案例分析与业务信息能力第140-162页
   ·案例分析第140-150页
     ·企业简介第140页
     ·外部环境分析第140-141页
     ·ZARA 的 IT 能力与组织变革第141-146页
     ·ZARA 的经营绩效优势第146页
     ·ZARA 基于 IT 资源构建的 IT 能力形成第146-148页
     ·ZARA 案例总结第148-150页
   ·业务信息能力研究第150-160页
     ·业务信息能力的提出第150-153页
     ·业务信息能力成熟度模型和评价体系第153-157页
     ·业务信息能力演化与核心竞争力第157-160页
   ·本章小结第160-16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62-165页
   ·结论第162-163页
   ·展望第163-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7页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第177-179页
附录第179-183页
致谢第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机理的实证研究--基于工作角色认同视角的分析
下一篇:供应链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