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图目录 | 第14-16页 |
表目录 | 第16-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4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20-24页 |
·研究背景 | 第20-23页 |
·问题提出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4-25页 |
·预期创新 | 第25-27页 |
·研究意义 | 第27-2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34-60页 |
·工作角色认同的研究综述 | 第34-43页 |
·工作角色认同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34-39页 |
·工作角色认同的测量 | 第39页 |
·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9-42页 |
·工作角色认同的若干后果变量 | 第42-43页 |
·工作角色认同的文献评述 | 第43页 |
·从学校到工作转换的研究综述 | 第43-51页 |
·从学校到工作转换提出的背景 | 第43页 |
·从学校到工作转换的定义 | 第43-44页 |
·从学校到工作转换的相关研究回顾 | 第44-50页 |
·从学校到工作转换的文献评述 | 第50-51页 |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第51-57页 |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 | 第51-53页 |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及测量 | 第53-55页 |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影响因素 | 第55-56页 |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效果 | 第56页 |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文献评述 | 第56-57页 |
·研究述评 | 第57-58页 |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三章 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定性访谈研究 | 第60-69页 |
·访谈目的 | 第60-61页 |
·访谈方式 | 第61页 |
·访谈内容 | 第61-62页 |
·访谈结果 | 第62-67页 |
·大学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及其结构分析 | 第62-63页 |
·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63-67页 |
·理论初步探索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理论框架与理论模型构建 | 第69-88页 |
·理论分析框架 | 第69-82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69-72页 |
·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72-74页 |
·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从学校向工作的转换的关系 | 第74-78页 |
·工作角色影响因素对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作用机制 | 第78-80页 |
·工作角色显著性的调节作用 | 第80页 |
·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与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从学校向工作转换之间的整合关系 | 第80-81页 |
·假设汇总 | 第81-82页 |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82-87页 |
·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模型 A | 第83页 |
·工作角色认同与从学校向工作转换关系直接模型 B | 第83-84页 |
·工作角色认同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关系直接模型 C | 第84页 |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从学校向工作转换关系直接模型 D | 第84-85页 |
·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从学校向工作转换关系整合模型 E1 | 第85页 |
·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从学校向工作转换关系整合模型 E2 | 第85-86页 |
·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从学校向工作转换整合模型 F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问卷设计和小样本测试 | 第88-120页 |
·问卷设计过程 | 第88-90页 |
·问卷设计原则 | 第88页 |
·问卷设计过程 | 第88-90页 |
·变量测量 | 第90-96页 |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初始测量问项 | 第90-91页 |
·学校职业生涯指导的初始测量问项 | 第91页 |
·人力资本的初始测量问项 | 第91-92页 |
·心理资本的初始测量问项 | 第92-93页 |
·社会资本的初始测量问项 | 第93-94页 |
·工作角色认同的初始测量问项 | 第94页 |
·工作角色显著性的初始测量问项 | 第94页 |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初始测量问项 | 第94-95页 |
·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初始测量问项 | 第95-96页 |
·小样本测试 | 第96-118页 |
·问卷预试说明及小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第96-97页 |
·预设问卷的项目分析 | 第97-101页 |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01-103页 |
·学校职业生涯指导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03-105页 |
·人力资本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05-107页 |
·心理资本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07-110页 |
·社会资本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10-112页 |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12-114页 |
·工作角色认同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14-115页 |
·工作角色显著性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15-117页 |
·从学校向工作转换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17-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六章 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 | 第120-194页 |
·数据收集 | 第120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120-127页 |
·测量对象的描述性统计 | 第120-122页 |
·测量问项的描述性统计 | 第122-127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27页 |
·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27-156页 |
·分析内容和方法 | 第127-130页 |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30-135页 |
·学校职业生涯指导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35-138页 |
·人力资本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38-141页 |
·心理资本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41-145页 |
·社会资本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45-148页 |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48-153页 |
·工作角色认同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53-154页 |
·工作角色显著性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54-155页 |
·从学校向工作转换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55-156页 |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156-164页 |
·分析内容和方法 | 第156-157页 |
·性别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157页 |
·年龄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157-158页 |
·学校性质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158-159页 |
·专业类型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159-160页 |
·企业性质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160-162页 |
·单位类型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162-163页 |
·控制变量研究结果 | 第163-164页 |
·调节效应检验 | 第164-169页 |
·工作角色显著性在工作角色认同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间的调节 | 第164-167页 |
·工作角色显著性在工作角色认同与就业满意度间的调节 | 第167-169页 |
·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和从学校向工作的转换关系的假设检验与分析 | 第169-189页 |
·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模型 A | 第169-171页 |
·工作角色认同与从学校向工作转换关系直接模型 B | 第171-172页 |
·工作角色认同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关系直接模型 C | 第172-174页 |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从学校向工作转换关系直接模型 D | 第174-176页 |
·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从学校向工作转换关系整合模型 E1 | 第176-179页 |
·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从学校向工作转换关系整合模型 E2 | 第179-183页 |
·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整合模型 F | 第183-189页 |
·研究结论 | 第189-191页 |
·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89页 |
·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关系研究 | 第189-190页 |
·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 | 第190-191页 |
·本章小结 | 第191-194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194-208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94-201页 |
·结论一 | 第194-195页 |
·结论二 | 第195-196页 |
·结论三 | 第196-197页 |
·结论四 | 第197-199页 |
·结论五 | 第199页 |
·结论六 | 第199-201页 |
·政策建议 | 第201-205页 |
·用人单位层面 | 第201-203页 |
·大学层面 | 第203-204页 |
·大学生层面 | 第204-205页 |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205-208页 |
·研究不足 | 第206页 |
·后续研究建议 | 第206-208页 |
参考文献 | 第208-223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223-23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230-231页 |
致谢 | 第2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