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选题背景和理论意义 | 第9-12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三) 总体评述 | 第14-15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 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能源 | 第15页 |
(二) 低碳政策 | 第15-16页 |
(三) 低碳城市 | 第16页 |
(四) 产业布局 | 第16页 |
四、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6-19页 |
(一)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一、低碳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20-22页 |
(一) 平衡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二) 不平衡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三、政府干预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现状 | 第24-30页 |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提出和基本情况 | 第24-26页 |
(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提出背景 | 第24页 |
(二) 辽宁沿海经济带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三) 大力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意义 | 第25-26页 |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 第26-27页 |
(二)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区的产业布局 | 第27-30页 |
第四章 低碳约束下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 | 第30-37页 |
一、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 第30-32页 |
(一)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因素 | 第30页 |
(二) 社会因素 | 第30-31页 |
(三) 经济因素 | 第31-32页 |
(四) 技术因素 | 第32页 |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具有的优势 | 第32-33页 |
三、低碳约束下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 | 第33-37页 |
(一)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 第33-34页 |
(二)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34-35页 |
(三) 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 第35-37页 |
第五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实现低碳发展的途径 | 第37-41页 |
一、发展低碳经济要有制度创新 | 第37-38页 |
(一) 实施严格的能耗效率管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第37页 |
(二) 建立碳交易市场 | 第37页 |
(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37-38页 |
二、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技术支持 | 第38页 |
三、要出台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 | 第38-41页 |
(一) 加大用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占政府预算的比重 | 第39页 |
(二) 建立"碳基金"稳定低碳经济发展资金来源 | 第39页 |
(三) 出台和完善低碳经济税收优惠政策 | 第39页 |
(四) 适时开征碳税 | 第39-41页 |
全文总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