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中符号理论的运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一、 绪论 | 第7-12页 |
(一)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7-9页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10页 |
(四) 研究的思想路线及方法 | 第10-12页 |
二、 广告语及符号理论梳理 | 第12-16页 |
(一) 广告语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二) 符号及符号学的主要流派 | 第13-14页 |
(三) 广告语设计的符号理论的研究层面 | 第14-16页 |
三、 符号理论在广告语设计中的意义及机制 | 第16-19页 |
(一) 广告语语言符号的表征意义 | 第16-17页 |
(二) 广告语语义传达机制 | 第17-19页 |
四、 广告语言符号与认识主体的关系 | 第19-22页 |
(一) 广告语意义的传达过程 | 第19-20页 |
(二) 广告语设计的诠释 | 第20-21页 |
(三) 广告语文脉主义 | 第21-22页 |
五、 广告语言符号设计创新 | 第22-28页 |
(一) 当代中国广告语设计问题 | 第22-23页 |
(二) 广告语语义的确定 | 第23-25页 |
(三) 广告语言符号的选择与创造 | 第25页 |
(四) 语言符号的转换 | 第25-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后记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