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都邑诗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两汉都邑诗的特色与社会政治背景 | 第12-22页 |
第一节 都城歌谣对豪强的讥刺与歌谣性质 | 第12-16页 |
一、以讥刺豪强为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二、两汉豪强性质的差异 | 第14-15页 |
三、都城歌谣的民歌性质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宦游京城之风及“世积乱离”的社会实录 | 第16-22页 |
一、汉末宦游之风与士人的新型人格 | 第16-19页 |
二、战争环境对城市的破坏 | 第19-22页 |
第二章 两晋南朝都邑诗的都市失意与艳逸风情 | 第22-33页 |
第一节 都市失意之感与个性化表达模式的建立 | 第22-28页 |
一、都市失意与寒士不平 | 第22-25页 |
二、个性化的表述方式及其对乐府古诗的借鉴 | 第25-28页 |
第二节 南朝都邑乐府的艳逸风情与物质化倾向 | 第28-33页 |
一、浮艳的城市形象与物质化手法 | 第28-29页 |
二、创作主体的生活状态与审美旨趣 | 第29-31页 |
三、文人乐府精神的丧失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隋初唐都邑诗的新变 | 第33-52页 |
第一节 都城形象的新意义 | 第33-37页 |
一、都城形象的多种意蕴 | 第33-36页 |
二、广阔的视野和时空意识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五古都城诗的思想内涵 | 第37-43页 |
一、怀古思想的起源与实质 | 第37-40页 |
二、儒家政道的提倡与初唐政治氛围 | 第40-43页 |
第三节 “帝京”歌行的思想意识 | 第43-46页 |
一、盛衰无常的哲学思考 | 第43-44页 |
二、扬雄形象的内涵 | 第44-46页 |
第四节 都城诗之于诗歌革新的意义 | 第46-52页 |
一、五古都城诗之于诗风革新的意义 | 第46-48页 |
二、“帝京”歌行之于诗风革新的意义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