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世园会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3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国内外绿色建筑理论及实践 | 第14-29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19页 |
·绿色建筑的提出及发展 | 第14页 |
·麦克哈格的生态理论 | 第14-17页 |
1.理论思想 | 第14-15页 |
2.著作分析 | 第15-17页 |
·罗伯特威尔的低碳理论 | 第17-19页 |
1.理论思想 | 第17-18页 |
2.作品分析 | 第18-19页 |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动态 | 第19-22页 |
·丹麦太阳风社区 | 第19-20页 |
·2010 上海世博会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案例馆 | 第20-21页 |
·哈默比湖城——可持续性城市建设的杰出范例 | 第21-22页 |
·我国历届世界博览会的绿色建筑案例研究 | 第22-26页 |
·上海世博会 | 第22-24页 |
1.主题演绎 | 第22页 |
2.绿色建筑案例 | 第22-24页 |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第24-25页 |
1.主题演绎 | 第24页 |
2.绿色建筑案例 | 第24-25页 |
·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 | 第25-26页 |
1.理念延伸 | 第25页 |
2.绿色建筑案例 | 第25-26页 |
·实践的指导价值 | 第26-29页 |
1.重视建筑的生态布局 | 第26-27页 |
2.强调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 第27页 |
3.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 | 第27页 |
4.始终贯彻能源的有效利用 | 第27-29页 |
第3章 青岛世园会与城市发展现状及区域规划更新 | 第29-44页 |
·青岛概况 | 第29-31页 |
·地理环境概况 | 第29页 |
·气候 | 第29页 |
·地质概况 | 第29页 |
·经济文化概况 | 第29-30页 |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 | 第30-31页 |
1.“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 | 第30页 |
2.借助世园会“效应”的城市发展 | 第30-31页 |
·青岛市总体规划 | 第31-34页 |
·李沧区规划 | 第34-36页 |
·李村河更新 | 第36-39页 |
·现状 | 第36-37页 |
·联系世园会的李村河更新目标 | 第37-39页 |
·联系世园会的李村河更新原则 | 第39页 |
·世园会周边区域更新 | 第39-42页 |
·区位分析 | 第39-40页 |
·土地使用现状 | 第40-41页 |
·城市片区定位 | 第41页 |
·产业规划 | 第41-42页 |
·世园会的可持续利用目标 | 第42-44页 |
·目标定位 | 第42页 |
·实现方法 | 第42-44页 |
第4章 青岛世园会与绿色建筑体系的联系 | 第44-46页 |
·青岛世园会建筑的特殊性 | 第44-45页 |
·绿色建筑设计体系的理念与青岛世园会 | 第45-46页 |
第5章 青岛世园会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体系研究 | 第46-73页 |
·布局的绿色策略研究 | 第46-57页 |
·场地分析 | 第46-54页 |
1.GIS 地形地貌分析 | 第46-50页 |
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50-52页 |
3 建设适宜性评估 | 第52-54页 |
·总体布局绿色设计策略研究 | 第54页 |
·要素布局绿色策略研究 | 第54-57页 |
1.道路布局绿色设计策略 | 第54-55页 |
2.水系布局绿色设计策略 | 第55-56页 |
3.建筑布局绿色设计策略 | 第56-57页 |
4.山林绿带布置的绿色设计策略 | 第57页 |
·材料利用的绿色策略研究 | 第57-62页 |
·新型环保材料的分析 | 第57-59页 |
1.光电幕墙 | 第58-59页 |
2.温屏玻璃 | 第59页 |
·本地材料的调查分析 | 第59-60页 |
·传统材料的环保分析 | 第60页 |
·材料利用的绿色设计策略 | 第60-62页 |
1.重视材料的循环利用 | 第60-61页 |
2.重视就地取材 | 第61页 |
3.使用快速可再生的材料 | 第61页 |
4.选择性应用新型绿色建材 | 第61-62页 |
5.重视传统材料与绿色理念的结合 | 第62页 |
·建筑技术应用的绿色策略研究 | 第62-66页 |
·新型绿色建筑技术的分析 | 第62-64页 |
1.地源热泵技术分析 | 第62-63页 |
2.太阳能发电蓄电节能技术 | 第63-64页 |
·绿色技术在世园会中的应用策略 | 第64-66页 |
1.建筑设计与绿色技术一体化 | 第64-65页 |
2.采用新型建筑围护技术 | 第65页 |
3.重视就地取材的地源热泵技术 | 第65页 |
4.积极应用太阳能发电技术系统 | 第65-66页 |
·能源利用的绿色策略研究 | 第66-73页 |
·现行绿色能源利用的研究分析 | 第66-69页 |
1.太阳能的利用 | 第66-67页 |
2.风能的利用 | 第67-69页 |
·青岛本地可利用的绿色能源研究分析 | 第69-70页 |
1.天然的太阳能源 | 第69-70页 |
2.“就地取材“的风能 | 第70页 |
·青岛世园会能源利用的绿色设计策略 | 第70-73页 |
1.总原则 | 第70-71页 |
2.主要途径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