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电化学研究液/液界面电流振荡现象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7页
   ·液/液界面电化学的发展第9-10页
   ·液/液界面模型及结构第10-12页
     ·VN 模型第10页
     ·MVN 模型第10-11页
     ·混合溶剂层(GS)模型第11-12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微观模型第12页
   ·液/液界面的微滴电化学方法第12-14页
     ·微滴法的实验原理第12-13页
     ·微滴法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液/液界面上的振荡现象第14-18页
     ·液/液界面上的振荡现象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液/液界面上特性吸附离子对模型第17-18页
   ·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点第18-21页
     ·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以及胶团化过程第18-19页
     ·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异同第19-21页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7页
第二章 Cu~(2+)在W/DCE界面的电流振荡现象第27-41页
   ·引言第27页
   ·实验部分第27-28页
     ·试剂与仪器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7页
     ·Cu~(2+)在 W/DCE 界面的振荡现象第28-34页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Cu~(2+)在 W/DCE 界面上电流振荡现象第34-35页
     ·特性吸附离子对模型研究Cu~(2+)在W/DCE界面上电流振荡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第三章 Fe~(3+)/Fe~(2+)在 W/DCE 界面的电流振荡现象第41-54页
   ·引言第41页
   ·实验部分第41-42页
     ·试剂与仪器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50页
     ·Fe~(3+)/Fe~(2+)体系在 W/DCE 界面的振荡现象第42-44页
     ·浓度对电流振荡现象的影响第44-48页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Fe~(3+)/Fe~(2+)在W/DCE界面上电流振荡现象第48-49页
     ·特性吸附离子对模型研究Fe~(3+)/Fe~(2+)在W/DCE界面上电流振荡第49-50页
   ·小结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第四章 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电流振荡现象的影响第54-66页
   ·前言第54页
   ·实验部分第54-55页
     ·试剂和仪器第54页
     ·实验过程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62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 W/DCE 界面上的电流振荡现象影响第55-58页
     ·Triton X-100 对 W/DCE 界面上的电流振荡现象影响第58-60页
     ·表面活性剂对液/液界面特性吸附离子对影响的机理第60-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茶酚胺代谢物电化学发光研究
下一篇:一些新的噁唑啉配体的合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