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第11-13页 |
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21页 |
·国外研究评述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评述 | 第16-21页 |
3 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21-29页 |
·相关概念 | 第21-25页 |
·生态宜居城市 | 第21-22页 |
·绩效评价 | 第22-23页 |
·绩效审计 | 第23页 |
·环境绩效审计 | 第23-24页 |
·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的关系 | 第24-25页 |
·PSR 概念框架理论 | 第25-26页 |
·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方法 | 第26-29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6-27页 |
·变异系数法 | 第27-28页 |
·德尔菲法 | 第28-29页 |
4 基于PSR概念框架下的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 | 第29-43页 |
·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第29-31页 |
·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1-33页 |
·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 第33-35页 |
·压力指标 | 第33-34页 |
·状态指标 | 第34页 |
·响应指标 | 第34-35页 |
·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5-39页 |
·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39-41页 |
·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在城市环境绩效审计中的应用 | 第41-43页 |
5 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用的保障措施 | 第43-47页 |
·加快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 | 第43-44页 |
·建立与评价标准相关的制度保障 | 第44页 |
·建立健全公正科学的生态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 第44-45页 |
·加大对评价指标计量的科学研究 | 第45-46页 |
·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 第46-47页 |
6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