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工业以太网的PAC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PAC系统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PAC系统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PAC系统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基于实时工业以太网的PAC系统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当前PAC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9-20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基于实时工业以太网的PAC系统方案构建 | 第22-28页 |
·基于实时工业以太网的PAC系统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PAC系统结构设计 | 第23-26页 |
·PAC硬件方案 | 第23-24页 |
·软件结构设计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PAC系统IO驱动的实现 | 第28-36页 |
·PAC系统的IO控制 | 第28-29页 |
·IO驱动的实现 | 第29-34页 |
·数据交换的方法 | 第29-30页 |
·IO驱动的实现 | 第30-33页 |
·以太网包逻辑数据的处理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基于PLCopen标准的运动控制库 | 第36-56页 |
·运动控制功能块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36-39页 |
·监控功能块 | 第39-45页 |
·上电检测 | 第40-41页 |
·读轴状态 | 第41页 |
·读参数/写参数 | 第41-42页 |
·读实际位置 | 第42-43页 |
·读轴错误 | 第43页 |
·选择电子凸轮表 | 第43-44页 |
·设置轴位置 | 第44页 |
·设置重载 | 第44-45页 |
·复位 | 第45页 |
·单轴运动控制功能块 | 第45-50页 |
·回零 | 第45-46页 |
·停止 | 第46-47页 |
·挂起 | 第47页 |
·绝对运动 | 第47-48页 |
·相对运动 | 第48页 |
·附加运动 | 第48-49页 |
·定速运动 | 第49页 |
·叠加运动 | 第49-50页 |
·多轴运动控制功能块 | 第50-53页 |
·电子凸轮接合、电子凸轮脱开 | 第50-51页 |
·电子齿轮啮合、电子齿轮脱开 | 第51-52页 |
·轴组合 | 第52页 |
·绝对相位偏移、相对相位偏移 | 第52-53页 |
·轴参考与非标准功能块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验证与应用 | 第56-70页 |
·组合机床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第56-59页 |
·机床功能需求分析 | 第56-57页 |
·硬件需求 | 第57-58页 |
·软件需求 | 第58-59页 |
·控制系统设计 | 第59-68页 |
·组合机床控制方案构建 | 第59-61页 |
·控制系统人机界面组态 | 第61-64页 |
·外部事件触发方式的实现 | 第64-65页 |
·EtherMAC总线设备的配置 | 第65页 |
·控制系统运行系统实现 | 第65-68页 |
·原型机功能的验证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