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创新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第13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3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3-14页 |
1 心理契约理论综述 | 第14-20页 |
·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 | 第14-15页 |
·心理契约的内容及其维度 | 第15-17页 |
·二维结构说 | 第16页 |
·三维结构说 | 第16-17页 |
·心理契约违背及其后果 | 第17-18页 |
·心理契约理论在公务员激励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2 基于心理契约的乡镇公务员激励问题研究设计 | 第20-24页 |
·关键术语的界定 | 第20-21页 |
·乡镇公务员心理契约 | 第20页 |
·乡镇公务员心理契约违背 | 第20页 |
·工作满意度 | 第20-21页 |
·量表的编制 | 第21-22页 |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22页 |
·理论构思与假设 | 第22-24页 |
3 数据分析 | 第24-43页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24-27页 |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24页 |
·心理契约违背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24-26页 |
·工作满意度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26-27页 |
·心理契约违背检验 | 第27-28页 |
·G 县乡镇公务员心理契约违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效应分析 | 第28-32页 |
·G 县乡镇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效应分析 | 第32-37页 |
·G 县乡镇公务员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心理契约各维度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页 |
·G 县乡镇公务员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第38-43页 |
·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心理契约各维度和工作满意度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40-43页 |
4 实证研究的总结和讨论 | 第43-48页 |
·实证研究的总结 | 第43-44页 |
·乡镇公务员队伍普遍存在心理契约违背感 | 第43页 |
·乡镇公务员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 第43-44页 |
·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心理契约违背和工作满意度的差异 | 第44页 |
·建议 | 第44-46页 |
·构建和维护乡镇公务员自我价值实现型心理契约 | 第44-45页 |
·充分发挥交易型心理契约的作用 | 第45页 |
·推行参与式管理,构建和谐的关系型心理契约 | 第45-46页 |
·本文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 第46-48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46页 |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