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概述 | 第16-21页 |
·财务风险的概述 | 第16-19页 |
·财务风险的定义 | 第16-17页 |
·财务风险的成因 | 第17-19页 |
·财务风险预警的的概述 | 第19-21页 |
·财务风险预警的定义 | 第19页 |
·财务风险预警的功能 | 第19-21页 |
第3章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理论的现状分析 | 第21-26页 |
·国外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理论的现状分析 | 第21-23页 |
·统计预警模型的研究 | 第21-22页 |
·非统计预警模型的研究 | 第22-23页 |
·混合模式的研究 | 第23页 |
·国内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理论的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国内外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理论的现状分析的比较 | 第2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第4章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6-43页 |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 | 第26-29页 |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目的 | 第26页 |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内容 | 第26-27页 |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7-29页 |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 第29-37页 |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 第29-30页 |
·筹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第30-32页 |
·投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第32-34页 |
·运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第34-36页 |
·分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选择 | 第37-43页 |
·功效系数法变量类型的确定 | 第37-39页 |
·单项功效系数的确定 | 第39-40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40-42页 |
·计算综合功效系数并依据警度发出风险警报 | 第42-43页 |
第5章 航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的实证分析 | 第43-57页 |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研究假设 | 第43-45页 |
·航运业发展趋势简析与样本选择 | 第43-44页 |
·研究假设 | 第44-45页 |
·航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值的测算 | 第45-55页 |
·航运上市公司指标变量标准值的确定 | 第45页 |
·航运上市公司单项功效系数的确定 | 第45-48页 |
·航运上市公司权重的确定 | 第48-52页 |
·航运上市公司综合功效系数的计算 | 第52-55页 |
·航运上市公司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55-57页 |
第6章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建议 | 第57-62页 |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的监管机构 | 第57页 |
·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 第57-58页 |
·优化筹资管理,加强筹资风险预警 | 第58页 |
·优化投资管理,加强投资风险预警 | 第58-59页 |
·严格内部运营管理,强化运营风险预警 | 第59-60页 |
·树立全面质量管理,加强成本控制 | 第59页 |
·加快货款回收,盘活流动资金 | 第59-60页 |
·加强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利用效率 | 第60页 |
·实施适度股利政策,强化分配风险预警 | 第60-62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附录1 | 第67-69页 |
附录2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页 |